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5章 各取所需,篡唐,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整整一夜驟雨,打得花園中遍地殘落。
第二天清晨,天氣並未好轉,依舊是陰沉沉,斷雨零星。李言慶起了一個大早,帶著兩頭獒犬,漫步於後水湖畔。
和王頍說到很晚,也讓言慶更增添幾分信心。
王頍的思路,和李言慶大差不差,基本上相同。言慶想名正言順的掌控滎陽,難度非常大。
即便是言慶曾向蕭皇后表過忠心,可畢竟年紀太輕,很難被人信服。
東都三大留守,哪個不是久經宦海沉浮的老狐狸?樊子蓋、盧楚、元文都對隋室可謂忠心耿耿,否則隋煬帝也不會把他三人留守洛陽。他們斷然不會輕易將滎陽,託付給一個青年。
即便這青年名聲響亮,即便這青年戰功顯赫……所以,楊慶就成了李言慶掌控滎陽的唯一途徑。能把楊慶掌控在手中,這滎陽基本上也就落入李言慶之手。王頍認為,言慶的時間已經不多,必須要儘快得到楊慶信賴,插手滎陽地方事務。
這也將是李言慶曰後,主要的發展方向。
對王頍的分析,言慶深以為然。
按照隋朝的官職,地方官員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員。比如郡守、長史、司馬、錄事參軍、郡丞、郡尉、功曹、戶曹等職務,必須經由吏部審批,報備之後委任。
這種官途,手續繁瑣,要經由中央之手。
李言慶要走這條路的話,困難重重。畢竟他以軍職身份,參與地方事務,很容易招惹非議。而且吏部方面也會以他資歷全無,而予以拒絕。這類官職,基本上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很難騰空出來。
所以,王頍為李言慶選擇了另一個途徑:由郡守直接闢置。
按照規定,各郡官員的人數,根據郡製品級,皆有定額。上上郡146人,上中郡141人,下下郡97人。這麼多官員,大約只有三分之一是由朝廷委任,而其他都是有郡守、縣令招募、闢置,差不多等同於幕僚一樣的姓質。其俸祿皆有郡守、縣令支出,需報備吏部,但不在吏部官員名冊序列之內。其姓質,大約等同於後世的事業編制,雖有不同,大差不差。
“公子若想插手地方,郡部從事一職,最為合適。
表面上,郡部從事不過正七品,而且沒有任何實權。然則他等同於郡守的耳目,有監察督導彈劾之職。除縣城主官外,其下一應吏員,皆可彈劾。所以,即便是縣令,也要退讓幾分。
不過這是個得罪人的差事,楊慶在滎陽三年,並未委派專人。公子可以設法謀取此職位,則可以名正言順插手地方各類事務。就比如柴孝和近來委任吏員,公子也能設法給予破壞。”
雖說在這個時代生活近二十年,但實際上,李言慶對於地方官制,還不是太清楚。
就拿這個郡部從事而言,他此前根本沒有聽說過。
“郡部從事,有這個官職嗎?”
王頍不禁大笑,輕搖手中羽扇,頗有幾分仙風道骨之韻。
“公子不知道這官職,也屬正常。事實上現在知道這個職位的人,恐怕也不會太多。郡部從事,自開皇二年,先帝廢除州、郡、縣三級制度,改為州縣兩級制度後,就很少有人使用。
不過,這個職務又確實存在。一來沒什麼油水,二來嘛,又容易得罪人,所以願意出任的人就很少。楊慶之所以沒有設立此官職,非其不願,實乃無人,公子正可輕易取之。”
如果不是在宦海沉浮許久的人,還真不容易想出這個辦法。
李言慶站在湖畔,思忖昨曰王頍的話語,越發感覺王頍為他考慮的周詳。接下來,只看王頍如何運作,以使言慶順利獲取這樣一個職位……“少爺,黃先生剛才來報,說柴縣令又派人前來,請少爺過府飲宴。”
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