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上樑,空亡屋,西西弗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早上,我們吃過了早飯,趕到忠烈祠的時候,那邊已經圍攏了很多人。有附近來看熱鬧的村民,更多的是當地的官員,以及大量的保安。
忠烈祠大體上已經基本完成了,比我想象中還要豪華,還要氣派。不僅僅有主殿,還有配殿,這裡簡直變成了一座相當有規模的寺廟。
呂先生指了指那十來級的臺階,向我說道:“咱們走吧,你不是核心人物嗎?”
我慢慢的走上去,看見臺階上擠得滿滿當當。擺著供桌,點著香燭,幾個大盤子,盛著一隻豬頭,一條豬尾,以及各色水果點心。而區領導都站在供桌旁邊,金童玉女也似,不錯眼珠的向下望著。他們在等我。
這些人在宦海中沉浮多年,做事自然滴水不漏,看見我走過來,馬上熱情的和我打招呼,絲毫沒有把我當成個遊手好閒的年輕人。
我們站在臺階上寒暄了一會。就跑過來一箇中年人,穿著背心,光著兩條胳膊,上面全是汗珠,估計是這裡的木匠,他小聲地說道:“各位領導,時辰到了,該上樑了。”
區領導看著我,問道:“趙兄弟,咱們上樑?”
我茫然的點頭:“上樑,上樑。”
我話音剛落,那木匠就揮了揮手,隨後,周圍響起震天動地的鞭炮聲來。
上樑的風俗估計全國各地都有,不過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尤其是房屋結構的變化,已經差異很大了。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怎麼做的。單以我們這而論,上樑其實就是掛一塊牌子。
剛才那木匠穿紅戴綠,打扮的喜氣洋洋。由一群人簇擁著,捧著一塊牌子,小心翼翼的走過來了。
有人把梯子扶過來。木匠拿出一雙紅筷子來,用紅綢綁住了兩頭,一頭吊著銅錢,一頭拴著牌子,牌子上寫著“太公在此,永保平安”兩行金色小字。
木匠一邊登梯子,一邊在嘴裡吆喝著:“太公在此,諸神退位。上樑大吉,都閃閃啦。”
此情此景,當真是熱鬧非凡。區領導笑眯眯的看著我,說道:“趙兄弟,過一會上樑結束,我們在此喝一杯酒,這裡的事,就算完成啦。”
我點點頭:“謝謝各位領導了。”
區領導連連擺手:“哪裡的話,我們這忠烈祠一旦建成,必定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啊。趙兄弟,可是第一大功臣啊,哈哈。”
我們正在打著官腔說些不疼不癢的話。忽然聽見咔嚓一聲,緊接著人群中發出受驚之後的呼聲。
我一聽這聲音,心裡面咯噔一下:不好,出事了。
我連忙抻著脖子四處亂看,這時候發現,木匠上到半截,那梯子忽然斷了一根橫木,將他仰頭摔下來了。
木匠躺在地上,那隻手仍然穩穩地拿著木牌和銅錢,沒有讓它們觸地。
區領導面色鐵青,低聲喝道:“誰找的梯子?還想不想幹了?”
手底下那些人手腳麻利的把斷了的梯子抬走,幾分鐘後,又換上來一個新的。有個小徒弟問那木匠:“師傅,你還行嗎?”
木匠揉了揉腰,一咬牙,說道:“上樑不能換人,扶我上去。”
小徒弟一臉緊張的把木匠扶上去了。木匠不知道摔傷了沒有,臉色通紅,咬著牙向上走。
木匠這次走的很小心,每一步都試探著向上爬,嘴裡仍然喊著:“太公在此……”不過,雖然一樣的話,這次喊出來,多了一份謹慎,少了一點之前的喜氣。
人群中沒人在說說笑笑了,畢竟上樑的時候梯子斷了,這實在有些不吉利。大家都有些緊張的看著半空中的木匠,祈禱著剛才木梯的斷裂,只是一個偶然。
幾秒鐘後,木匠已經爬到了梯子最頂端,他長舒了一口氣,終於歡快地叫了一聲:“太公在此,諸神……哎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