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葉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節,姝色無雙,五葉曇,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朝末皇帝聽信讒言,召老南平王及南平王世子入京,回程途中毒殺之,逼得南平王次子也就是當今起了異心,後果然乘亂反了前朝。
當今陛下景元帝的原配莊王妃(新朝建立後追封為懿德仁皇后)在新朝建立數年前就已病亡,景元帝之後便和北地華家聯姻,華家為北地武將世家,一直在北地統兵,兩方合作前後夾擊最後滅了前朝。
所以華家對當今能滅了前朝統一江山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或者至少減少了新朝十幾二十年的戰事。
景元帝原配莊皇后原有兩子,只是一子新朝建立前就戰死一子又病亡,新朝建立後也陸續有其他妃嬪懷孕生子,但能順利生下並長大的也唯有長安公主和長榮公主兩位公主而已。
甚或有前朝餘孽暗中謠傳是因為景元帝殺戮太重,這才導致無嗣承繼……
景元帝無子,其母莊太后(亦為原莊皇后姑母,蜀王繼妃夏王妃之姨母)便求了皇帝,先後從景元帝三個弟弟康王,蜀王和閩王的孩子中各挑了一個孩子養在了身邊,便是康王五公子姜珏,蜀王三公子姜琸以及閩王次子姜璉。
只是景元帝的這三個弟弟其實只有康王和景元帝是一母同胞,同為莊太后所出,所以莊太后最寵愛的自然是康王的第五子姜珏……
一開始景元帝年紀尚不大,向貴妃又出了長榮公主,其他妃嬪也偶爾有孕,眾人對莊太后養這幾個孩子在身邊也只當是老人家普通的養幾個孫子而已,可當景元帝年歲日老,宮中妃嬪卻是多年再無所出,眾人投向那幾個藩王子的目光這才不一樣起來。
其中康王五公子姜珏為莊太后嫡親孫子,身份最為尊貴,性格乖巧討喜,在宮中不僅得太后和皇帝喜愛,就是和華皇后及其他妃嬪也很是喜愛,教導他的大儒們也誇他學問好,小小年紀便已書畫俱佳。
只是大周國剛剛建朝,周邊局勢仍是有些不穩,因此朝廷仍是重武,姜珏的缺點卻是喜文厭武,絲毫武藝不通,對行軍打仗什麼的更是不感興趣。
蜀王和閩王並非莊太后親子,分別是老南平王的一個側妃一個庶妃所出,只是閩王生母早逝,亦是由莊太后養大,所以相對來說,由側妃養大的蜀王該是莊太后和當今最不親近的一位藩王。
大家初始猜測莊太后要了姜琸一起養著一是為了均衡幾位藩王的勢力混淆大家的視線,二大約也是看在姜琸的母親夏王妃是其嫡親妹妹所出的緣故。
姜琸和姜珏性格恰恰相反,自幼脾氣惡劣,人憎鬼厭,蠻橫無理,喜武不喜文,然後還常常莫名其妙就失蹤一段時間,只是莊太后大概是看在外甥女的份上也很疼他,非常縱著他,大家便也都睜隻眼閉隻眼。
閩王次子姜璉性格大約是介於兩人中間,溫文爾雅能文尚武,但也都不算拔尖。
如此在眾人看出皇帝有意在這三位藩王子中擇一承嗣之時,眾人自然以為把握性最大的肯定是姜珏,而最不可能的就是姜琸。
可是就在姜珏和姜璉還在京中穩穩的讀書習武偶爾和京中勳貴聯絡一下感情之際,姜琸卻在過去幾年屢去軍中歷練,舊年更是趁回蜀地之時秘密去了北地平亂救災,平定亂匪的手段狠厲速度驚人,幾個月之後便已隱約有戰神之名傳出,北地百姓更是對其各種稱道……
接著年初陛下又派了姜琸去西寧統率大軍對戰西域月支國……
這些舉動普通的文官可能看不出端倪也就罷了,但華家武將出身,如何不知道兵權和民心的重要性,華家原本都已經準備讓嫡女華語蓉和姜珏聯姻的心都躊躇了起來……
且說華老夫人聽完華語蓉華語荷兩個大丫鬟的回話,揮了手讓兩人退下,就轉頭對沉思不語中的承恩公華老太爺帶了些憂心道:“國公爺,您看蜀王府這是什麼意思?是覺得我們之前傾向於和康王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