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葉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節,姝色無雙,五葉曇,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起了一事,道:“母親,父親年底就任滿了,屆時怕是要回京述職的,更說不定再不回蜀地了。”
“我的幾個丫鬟都是蜀地人,兩個大丫鬟碧萱碧蔓年紀又都大了,碧萱更是已有婚約,兩個小丫鬟家人都在這邊,屆時怕是沒幾個能跟著去京中的,若是不顧意願強行帶去也是不美,不若現在就慢慢買上幾個無牽無掛的,也好讓碧萱她們帶帶,到時也好得用。”
頓了頓,又道,“就是母親這邊,也是早早準備的好。”
當年她只帶了藍嬤嬤,碧蔓和兩個剛買的小丫頭入京,後面都是入了白府府中給安排的,現在想起,藍嬤嬤本就是祖母的人,碧蔓心思不純,不怪得自己不論是在白府還是在凌國公府都是處處被動,處處被矇蔽而絲毫不覺。
陳氏點頭,深為女兒的細心體貼感到熨帖和驕傲,這事雖然她也有想過,卻因著近來事多而忽略了,但仔細想來,卻是馬虎不得的。
靜姝見母親答應,想到京中白府,不禁臨時又起了個主意,撒嬌道,“女兒聽藍嬤嬤說,京中白府規矩大,祖母頗為嚴厲,可是府邸卻很小,屆時女兒肯定是住不慣的。母親京中不是也有莊子嗎?就是有點遠。不若母親早點安排,讓人在京裡以舅舅的名義再置個宅子,早點安排人手過去,到時就說是舅舅送給我們的,我們找個機會搬過去住可好?”
陳氏微愣,這個她當真沒有考慮過,不過她婚後也不是沒去過京中白府,那地兒住著的確氣悶得很,尤其是小一輩的孩子紛紛成親生子,房子早已不夠住,一大家子都要擠在一個小院子,女兒這提議雖然未必可行,白府那邊和自家夫君都未必能同意,但早有準備總是好的,就是偶爾去小住一下也是不錯。
或者就在白府旁邊置上一小宅子,如此既能說不擾了老人家和大哥大嫂,又圓了不孝順父母之說,再在細節上謀劃一下,也未必不可行。
靜姝見母親動心,心中暗喜,她母親是有錢,可前世回了那京城白府,因著人生地不熟,父親愚孝,不僅處處受制,嫁妝也是一再補貼白府“清高的大窟窿”,卻只因出身商戶又未能生子,還要被祖父母不喜,處境艱難。
這世定要好好謀劃,不至於任人拿捏。
*******
中秋節轉眼即至。
溫夫人和昌州城知府大人的繼妻何夫人是姨表姐妹,原本早沒了什麼來往,但自溫習元鄉試得中蜀地第三,兩家便又走動了起來。
溫習元和靜姝定親之前,何知府還有心將庶女許於溫習元,只是尚未提出,溫家便和白家先就定了親,此事便也作罷。
何夫人還有一子,和溫玉菡也是年紀相當,雖才過了秀才試,未有舉人功名,可少年舉人能有多少個?溫夫人也曾衡量了半天有心想將女兒許給何家,奈何其表妹何夫人卻是一直打著太極,並不應承。
這日中秋,何夫人卻是意外受了自己夫君何知府的指令,雖心中詫異又有些不情願,但仍是熱情的接待了過來走禮的溫夫人。
何夫人聽說了自家表姐打算舉家去京城陪溫習元參加春闈,心中有點酸又有點不屑,不過面上卻是道:“也就是表姐了,這般有心,如此才能養出這般優秀的兒子來。前些日子,我聽我家老爺說,他表兄吏部侍郎劉大人讀了習元的文章都贊好呢,再聽了我家老爺贊習元一表人才,真恨不得把自家女兒許給習元才好。”
溫夫人就算不熟知大周官制,也知吏部侍郎是個什麼職位,且她聽自家表妹說過,這位吏部侍郎出身京中官宦世家,哪是白家一自詡書香世家實際卻早已沒落無絲毫權勢的人家可比。
溫夫人心中很是一動,面上卻也不露,只道表妹過獎,兒子還全賴妹夫提拔一類的。
何夫人就是一笑,微微嘆道:“表姐也知道,我家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