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風水第一村,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風水第一村的四川閬中市天宮院風景區。如果想緬懷一下袁天罡和李淳風,順便沾點仙氣的話,可以從蘭海高速天宮院\/柏埡出口下高速,大約十多公里就可以到達,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因為我也想去,所以提前查過。

關於二位的這個故事有些道友可有聽說過,而且也曾經完全一樣的發生在武則天身上,就是金針穿銅錢的這個傳說是發生在他們給李治、武則天選定乾陵墓址時的故事,所以你去乾陵會聽到這個故事,去天宮院也能聽到這個故事。

那麼問題來了,這裡的風水真的那麼好嗎?袁天罡和李淳風是不是真的埋在這裡了?

首先,按照古人“人死歸裡”的習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葉落歸根,一般人都希望死後能葬在家鄉,這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文化了,所以李淳風埋骨他鄉的可能性並不太大。另外就是李淳風一直在長安任職,並且死於任上,死後再運到這裡安葬的可能性也不大。當然了,也不排除有特殊原因,那就是這裡的風水極好,好到值得讓李淳風放棄了迴歸家鄉安葬。

至於袁天罡本就是四川人,這裡離成都三百多公里也並不算太遠,最後埋骨於此還勉強說得過是在家鄉吧,所以他埋在這裡的可能性還大一點。

所以,能讓兩位風水大師同時看中的天宮院,風水格局必定非同一般,由於我也沒去過實地,僅憑一些資料和地圖,沒有辦法詳細講講這裡的風水格局,只能就所知道的簡單說幾句。

總體看,以天宮院為中心,圍繞著有九個護砂,分別是玄武位的觀稼山、青龍位的團魚嶺、朱雀位的劉家梁和白虎位的王家嶺,以及周圍的松林坪、回龍山、趙家梁、鳳山嘴、葫蘆包。風水學講究龍、向、砂、水、穴,這九砂把天宮院護在中間,從而形成一個吉穴,這就是九龍捧聖的格局。

天宮院兩側有鄧家河和鳳鳴河兩條河,玄武砂觀稼山遠看就如一條巨龍低頭汲水,高空看兩條河真如玉帶纏腰一般,匯聚後流入西河,是極佳的九曲太極水格局。總體看當真是山環水抱、玉帶纏腰的教科書式的上佳風水格局。

所以,這裡的風水真的是足夠吸引二位的了。

天宮院內有淳風寺遺址,傳說是當年李淳風居住的地方改建而成的,位於天宮院的東南方向的一個小山包上,坐東向西,艮山坤向,坐山是父母山艮寅山,地形如鸞鳳飛舞,是佔風測地的最佳位置,傳說這裡是李淳風在寫《乙巳佔》時在觀星測風的地方。

李淳風墓在淳風寺的東北方向二百多米的山上,山體渾圓,背後有跑馬嶺來龍,前有回龍山相護,形成雙龍捧珠格局。

北邊玄武位的觀稼山上有袁天罡墓,這裡的風水格局實際上是坐山主位,而李淳風的墓則處在青龍位,整個景區基本上就是朱雀明堂,前有案山、後有艮龍,這可能和袁天罡先選中這裡,而且年紀也要長於李淳風有關係吧。

不過看到過有道友發的一張圖,稱袁天罡的墓立向是子山午向,就是我們平常總說的這房子是坐北朝南的意思。不過按這個坐向看的話,這裡的風水就變了,首先是艮方來龍不佳,其次是左右兩條河也都是犯了消亡水的水法大忌,所以這個坐嚮應該是有問題的。可惜還沒能親自去天宮院一觀,僅憑一些道聽途說,實在是沒什麼底氣,也沒有辦法好好分析一下這裡的風水格局,只有等日後有機會參觀過以後,再和道友們交流一二吧。

關於二位古人的墓地問題,多是些傳說和故事,這裡就不多花篇幅講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