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來自兩個道士的助攻 上,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了上一章講到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原因以外,造成李炎發動會昌毀佛的原因應該還和唐末的衰落、文化自信的缺失有很大關係,這可以接上一章算是第七個原因。

這是一個沉重的,看不到的卻影響深遠、巨大的話題,涉及一個民族的靈魂。大唐朝從唐玄宗李隆基以後,準確地說應該是從安史之亂以後,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一路下滑,雖然到武宗和宣宗時期有個小反彈,但也改變不了下跌的頹勢,大唐朝已經像個篩子似的千瘡百孔,只能勉強維持了。

一個強大的國家,文化是有自信的,當國家衰落以後,本土文化受到外來衝擊,這種自信就會變得很脆弱、敏感、排外了。正是在這種不自信的心態下,儒家、道家,包括皇室、士大夫、地主階級更加敵視外來的佛教,紛紛加入了排佛、滅佛的活動中。

最後一個原因,可以歸於道教,但更準確的說主要是和一個名叫趙歸真的道士有關係。有主要的當然就有次要的了,這個次要的就是一個叫劉玄靖的道士。

實際上,李炎還是藩王的時候就喜歡道教,對佛教很不感冒的,直到他登基以後,身邊經常圍繞著一群道士,加上還有一個他最依賴、最信任的反佛派的宰相,身邊全是佛教的敵對勢力,怎麼能對佛教有好感?所以李炎對佛教必然是越來越反感以至於“憎妒”了。

親歷了會昌法難的日本和尚圓仁在《入唐求法巡禮記》中,很無奈地留下了這樣一段記載:“今上偏通道教,憎妒佛法,不喜見僧,不欲聞三寶”,和尚們好可憐,都想哭了。

登基以後,李炎沉迷於研究長生不老的技術,權力高了嘛,自然就想活得長點,最好是長生不死,以至於對道教越來越沉迷,所以,趙歸真就成了李炎的座上常客。

姓名:趙歸真

性別:男

出生時間:782年?存疑

去世時間:846年

籍貫:渝州,差不多就是重慶人

主要著作:無

主要成就:推動了唐武宗滅佛

透過上面的簡歷可以看得出來,這位趙歸真趙道長實在是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道教方面的造詣和成就,但是他的忽悠本事絕對世所罕見,否則哪裡會把一國皇帝哄得團團轉。在道教史上,他可以稱得上是最著名的以邪術干政的一位,所以後世著書立傳的道士們都恥於提他,更不會給他立傳,算是臭名昭著爛大街了,但這樣一來趙歸真的生平真的很寒酸了,找到的資料有限,實在是對不起各位了。

《資治通鑑》記載他是一位太清宮道士,826年,趙歸真上書唐敬宗,說我修煉多年,終於有成了,學了幾手仙術,忽悠得敬宗對他是真敬了。

當時敬宗身邊還有惟真、齊賢和正簡三個和尚,加上這個趙歸真,四人組成一個小團伙招搖過市,出入後宮如在自己家後院似的閒庭信步。

某一天,趙歸真感覺人家是三和尚,我就一個老道,這三比一有點人單勢孤啊。所以他就找到敬宗說陛下啊,您看這個修仙呢,人越多越熱鬧——不,是效果越好,相互之間還能有個交流不是,我幫您尋訪了一個異人,就是浙西隱士周息元。這可是位活了幾百歲的得道高人,經常和張果、葉靜能喝茶聊天。

趙歸真說的張果就是八仙裡的張果老,隋末唐初人,後面有機會再專門講講八仙,葉靜能是玄宗時期道士,資料不多,疑和葉法善為同一人,傳說很多的,比如曾帶玄宗元神出遊。

知道皇帝要請這位周息元,當時還任浙西觀察使的李德裕就說“息元誕妄,無異於人”,可惜敬宗不聽人勸,還是召他進了宮。

召來了位神仙般的人物,敬宗非常高興,十一月就封趙歸真做了兩街道門都教授博士。可惜好景不長,才一個月敬宗就被謀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遊記

指點江山

火影:我五條悟最強

不吃香菜就吃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