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十一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節,鳳難為,趙十一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賑災嘛,說到底還不是要錢?拿銀子砸,也能砸死裕王府那一群窮鬼了。
第43章 論情
李清漪回去陪著裕王用完午膳,兩人閒著無事便拿了棋盤,李清漪執白子、裕王執黑子,兩人對坐著下起棋來。
棋至中盤,裕王捏起一顆黑子,忽而像是想起什麼一般的開口道:“早上的時候,你大姐夫來求見,我令人打發了他去。”
李清漪聞言一怔。她是知道,謝俊成乃是聰明人,必是要來王府賠罪的。只是,倒沒想到這位大姐夫竟也是個果斷之人,她昨日才去了謝府,他今日便來王府請罪。不過,她倒沒有把這個放在心上——無論如何,她現在這個時候是不會見謝俊成的。
賠罪有什麼用?把事情解決了才算是真好。
李清漪略一頓,揚了揚長眉,隨手擱下一顆棋子,應道:“下月便是會試,他竟也有這個閒工夫。”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會試就是在二月,離現在只剩下不過半個多月的時間了。謝俊成乃是舉人,自然也是有資格參加會試的,按理,這時候的他應該諸事不問,只管在家溫書備考便是。
要知道,天下舉人很多,可進士卻少得可憐。似嚴世蕃那般憑國子監出身,靠著家裡和皇帝寵信而入仕途的到底是少數。本朝自英宗以來,便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南、北禮部尚書、侍郎及吏部左右侍郎,非翰林不任”一說 。尋常讀書人,若不中進士便不能入科道、御史臺以及六部,那麼就基本上是絕了仕途,斷了青雲之志。故而,會試和殿試便如天下讀書人仰望許久的龍門一般,懷著魚躍龍門期望的人不在少數,可真正能化魚為龍的卻只是寥寥數人。謝俊成二十四歲中舉,等了幾年,可不就等著今年的會試。倘若今年他能得中進士,這樣年輕的進士,固然比不得趙時春、張居正這般的神童卻也是真正的年輕才俊,稱得上是前途無量。
裕王認真打量了一下她的神色,不由笑了一聲:“事有輕重緩急,他是聰明人,自是明白什麼才是重要的。”他伸手替李清漪斟茶,語調是故作的不緊不慢,隨口調侃道,“會試若是不中,再等幾年便是。可他若是不來,得罪了我家王妃那可就麻煩了……”
李清漪心知,裕王這是逗自己,可仍舊是忍不住抿了抿唇,瞪他一眼:“‘會試若是不中,再等幾年便是’?殿下可有膽子當著外頭那些上京趕考的人把這話重新說一遍?”
裕王回視一眼,有些訕訕然,只得雙手把茶盞捧過去,算是委婉認輸。
兩人這才把這話給帶了過去,重又說起賑災的事情。因著裕王和高拱等人已經商議過一回,李清漪又與寧安公主商議過一回,彼此一說一應,倒也把邊邊角角給補足了。
一整個下午,他們兩人一邊喝茶,一邊說話,偶爾想起來才在棋盤上落下一子,竟是直到晚膳時候也沒能下完一局棋。偏偏,如英上來要收走棋盤的時候,裕王還頗為不捨的抓著棋子:“沒下完呢……”
李清漪實在拿他沒法子:“明日再下吧。”
如此這般,裕王方才依依不捨的起了身,嘆氣道:“明天高師傅要來講課呢,好容易才得了這一天的空。”他很是感慨,“每回和王妃呆一起,這時間就過得格外快……”
李清漪沒理他這裝模作樣的怪模樣,只側首吩咐下面的人把飯菜一件件的擺上來。
裕王只好不再提這個。
黃昏時分,餘暉未盡,天邊晚霞猶如繁花一朵朵的沿著湛藍天際綻開,紅豔得耀人,似要映入人的眼底。裕王府上的燈一盞盞的點了開來,瑩瑩的燈光微微蔓延開來,燈光重重,照得屋內廊下一片通明,裕王和李清漪正對坐用膳,偶爾說幾句話,十分和煦。
同樣的時候,謝府上下卻是一片凝重,人人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