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艱苦生活(二),道心我恆,小朱仔子,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收穫的季節很快結束了。
看到爺爺房間堆滿的穀倉,劉文也為自己的父母和爺爺感到驕傲。
然而這並不代表這些稻穀就是劉文家的。
現代文明是工資達到一定額度需要交稅,封建制度不一樣,不管收成如何,都是要上稅的。
所以當收稅的官員帶著人一家一家催交稅。
糧稅按田產收稅,也就是說他家需要繳納1000斤左右的糧食,並且需要自己親自送到鎮上。
沒有運載工具,幾十里路全靠肩挑背扛。
劉文這才意識到封建社會的恐怖之處。不算其他經濟來源,就這些糧食還得承擔起接下來一年生病之類的意外發生。
農民活著實在太難了,如果再加上戰亂的發生,那農民怕是連活路都沒有了,尤文只能默默祈禱自己的國家不要出現戰亂。
所以收割完也不得閒,接下來劉志和劉凌兩父子就開始往鎮上運糧交稅,劉母則在家中編制竹筐什麼的順便照顧劉文。
每次劉文能看到自己父親和爺爺的時候,都是在夜裡了。
去交稅的路上也可能不安全,萬一碰到土匪什麼的,不僅糧食要沒人,人也有可能要沒,而且官府也不會管你人丟了還是沒丟,只要糧食按時上交就行。
所以劉父他們每次出發,劉母都會叮囑很長時間,然後站在門前,呆呆的看著他們越走越遠,晚上也會早早的在門前等候。
每次父親和爺爺回來,都會帶來一些鎮上的見聞。
比如隔壁梁國的官力孱弱,經常有流匪聚集,好幾個村子去上稅的隊伍被搶了,報官了官府也承諾剿匪,但若糧食追不回來的話,那些被搶劫了糧食,就需要農戶自行承擔,很多農戶因為交不起稅不得不賣兒賣女。
聽著父親講述的這些,劉文十分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起碼還有的吃,有的住。
終於在忙活了十多天後,稅收是運完了,但所剩的糧食確實沒有多少了,所以,可以從其他地方補缺。
劉文的爺爺每天沒日沒夜的編制竹製品拿去賣,劉文也想一起幫忙編制,但自從一次劉文被竹片劃破手後,爺爺便沒有讓劉文繼續幫忙,劉母則是負責醃製一些鹹菜什麼的為過冬的糧食做準備。
不僅如此,他們還要準備過冬的糧食和柴火,劉父每天天還沒亮,就要帶著斧頭出門去砍柴,不停的往家裡帶回柴火。
不僅是他們家,整個村子都在拼命為過冬而做準備,秋收之後反而更加忙碌了。
劉文也知道冬天很難熬,尤其是他們家把錢都用來給他治病之後,沒什麼積蓄了,所以才會這麼拼命的幹活。
長達幾個月的寒冬,柴火可以用來取暖,做飯。如果沒有充足的柴火,可想而知是一幅多麼殘酷的景象。
緊張忙碌的日子悄悄過去。不知不覺,寒冬悄悄來臨。
一夜之間,寒風從各處吹來,氣溫也開始急速下滑。
好在劉文一家做足了準備,這個冬天應該不會太難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