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4章 大蒙古海軍,娜塔莉老師,康熙,你的大清亡了,大羅羅,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強勁的江風由東南向西北呼呼地捲了過去,推著一條英格蘭式武裝蓋倫船逶迤向西而行,在寶山縣到南京城之間的長江水道上激起一道道白浪,一面據說是大蒙古海軍旗的藍色鷹旗,就在這春風裡獵獵飄動。
長江兩岸,綠野如畫,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這條武裝蓋倫船雖然是英格蘭式的,但卻是一條不折不扣地中國製造,是鄭家擁有的福建漳州造船廠的產品。不過這條福建出品的英國式武裝蓋倫船的所有者,卻是大蒙古印度貿易公司——這是一家註冊地點位於大清境內,股東遍及大清(大蒙古)、大周(察合臺)、大明的股份制特許貿易公司。
這個大蒙古印度貿易公司的主營,當然是和印度斯坦帝國沾了點邊的。
在大蒙古聯軍擊敗布哈拉-希瓦-波斯聯軍之後,就順理成章地從奧朗則布統治的印度斯坦帝國取得了貿易特權,並且在印度斯坦帝國的首都德里,以及南亞次大陸西海岸的港口城市蘇拉特和東海岸的港口城市賈罕吉爾納加爾(達卡),還有奧斯曼帝國治下的巴士拉港建立了四個商館。
雖然這個大蒙古東印度公司的主打得是中亞路上貿易,但是公司還是成立了海運分行,還購買了三條中國製造的英式武裝蓋倫船,專跑奧斯曼帝國-印度-馬六甲民丹島-中國的航線。
因為攏共就只有三條載重噸不到500噸的蓋倫船,而且還涉及到大蒙古、察合臺汗國、印度斯坦帝國這三個“十一國同盟”的成員,而且察合臺汗國派到印度的使臣還向荷蘭東印度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表面這三條武裝蓋倫船實際上屬於蒙古海軍,只是掛在蒙古東印度貿易公司旗下。
另外,這三條船也不往歐洲那邊跑,只是做一些奧斯曼帝國、印度、中國之間的小買賣......賺不賺錢的不重要,關鍵在於熟悉航海技術。
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一開始還不相信......蒙古海軍?真的假的?
為了驗證真假,他們還派出公司代表上了這三條船去檢查了一番。
這一檢視,嘿,還真是蒙古海軍!
船上的水手都會說蒙古話,還都射得一手好箭,還會蒙古摔跤......這不是蒙古人,誰是蒙古人?
既然是如假包換的蒙古海軍,那荷蘭和英國這兩個印度洋霸主也就“恩准”了這三條掛名在蒙古東印度貿易公司名下的英格蘭式武裝蓋倫船,在印度洋、西太平洋各港口之間隨便溜達。
不過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怎麼都不會想到,這三條屬於“蒙古海軍”,掛在蒙古東印度貿易公司名下的英格蘭式武裝蓋倫船。實際上是尚淑英遵照李大將軍的指示搞出來的大明和法蘭西之間的“通訊船”。
之所以要搞這麼三條通訊船,當然是為了加強大明和法蘭西之間的交流了。現在大明和法蘭西已經結盟,照理說是應該一致對敵了。
但問題是這對盟友離太遠,互相之間的溝通太成問題,也別說什麼電報、電話了,就是寫個信派個使團送過去,那也得看荷蘭人、英格蘭人的臉色,他們不讓,李中山和路易十四也只能乾瞪眼。
當然了,將來“太平洋-北美-大西洋”這條線打通了,情況就會大大改善。
可是現在不是八字還沒一撇嗎?所以李中山在大明使團往法蘭西去的時候,就開始搞“蒙古海軍”了。
這個蒙古海軍的“司令”,就是“於師爺”的大公子於麒麟了。他在之前的香料群島突襲戰中表現良好,所以就被李中山委以“蒙古海軍司令”的重任了。
而“於司令”的第一個“印度洋任務期”就忙活了一年多,在印度斯坦的各個港口都轉了一圈,最後還去了一趟奧斯曼帝國統治下巴士拉港,並且帶回了大明駐歐使團的一部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