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嶽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二二章 只能去投靠大師兄了,武林刀兵亂,三嶽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找個相對安全的地方,一邊躲避一邊療養,是有必要的。
倆人向西側的下蔡縣城走去。因為身上除了一身衣服、各自的寶劍,其他的幾乎都沒有,所以一邊走一邊又商量著往後幾天該怎麼辦。
不過,倆人還有武功,而且倆人合力起來,頂得上一個一二流的武林高手,所以生計的問題難不倒他倆。
倆人的想法是,先找能夠下手的一兩戶人家偷盜一點,而且倆人想法不是特別壞,比如不到萬不得已,不殺傷人命。
果然,倆人赤條條的,無牽無掛,又有武功,偷搶起人家來,確實好使。
倆人傍晚在城區邊緣接連偷了兩個容易下手的小富人家,弄了一些可以能夠當錢的東西。
快到當鋪時,倆人意識到衣服破爛,身上還有傷口和血跡,當鋪老闆可能會起疑,不敢收他們的東西。
所以倆人動了動腦筋,決定先當楊如巖的鐵劍,劍是他們自己的,老闆不會懷疑。然後用這個錢去買兩身乾淨衣服,完了再去別的當鋪,把偷來的東西變現,然後再用現錢去之前的當鋪把鐵劍收回來。
這一來二去的,難免被當鋪吃了一些。倆人心裡有氣,想直接對當鋪下手,無奈當鋪處於縣城中心,左鄰右舍住得緊密,當鋪不僅門鎖得緊,而且老闆和夥計都住裡面,實在不好下手。
倆人只得作罷,忍下了。跟著去找客棧吃喝,住宿;完了對各自的傷口進行簡單處理。
如此,過了兩天。
兩天後,倆人傷勢好了大半,而且被偷盜的兩個小富人家也開始在縣城裡鬧騰起來了,得趕緊撤離。
倆人於是喬裝打扮,離開客棧,向壽春縣城潛伏去,去探聽百里和逍遙派的情況。
此時逍遙派的情況,縣城裡人盡皆知,倆人因此得知,鄧通夫婦已敗亡,百里做了掌門人,並任命了新的房院主,即教派長老。逍遙派形勢趨於穩定,並著重辦理李清輝的後事。
跟著,董、楊二人得知百里並沒有對他們的家人誅殺,雖然冷落了他們,但好歹保住性命了,而且百里還善待鄧通夫婦的孩子,於是就安心了。
就這麼,董、楊二人決定去許昌,找大師兄張曳白投奔。
倆人三天後到許昌。倆人不是拜鼎教徒,也不是邀請的人,因此進不了拜鼎教的山門。
不過倆人有不俗的武功,加上孤家寡人和窮途末路,所以在來許昌的路上,幹了點一兩天前乾的老勾當,就是偷雞摸狗。
不得不說,這路子雖然不正,有名聲上的風險,但來錢確實快。弄多了,可能還會上癮。
這回,倆人偷搶了一個富戶,弄了點錢財,所以此時身上有錢。
於是,到拜鼎教的百丈山下時,倆人給了拜鼎教問鼎門前守門小頭目好幾兩碎銀子,同時說他倆是原逍遙派大師兄張曳白的追隨者,想進去找張曳白。
張曳白和他的師弟、徒弟們在教廷內,這已經是拜鼎教眾人盡皆知的事情了,因此一聽即明。加上拿了對方的銀錢,於是爽快地放二人進去了。
董、楊二人第一次來拜鼎教,第一次上百丈山,感覺道路寬闊,守衛嚴整,氣勢果然非同一般,比逍遙山莊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倆人心裡既欣喜,又敬畏;甚至還有些“棄暗投明”的感覺。
進定鼎門後,倆人謹小慎微,遇到管事問話的,就低頭哈腰地陪笑,同時獻上銅錢和銀子,一陣後,果然找到了張曳白和魏定軍他們。
張曳白他們知道董、楊二人,一個是百里的追隨者,一個是鄧通夫婦的追隨者,而且還不知道鄧通夫婦已死,百里已經就任掌門位置這些重大事件,所以對二人的到來很是驚訝。
董、楊二人說了鄧通夫婦已死,百里就任掌門人這些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