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嶽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拜鼎教的教廷,武林刀兵亂,三嶽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的勢力可是嵩山的四五倍大。”

子真疑道:“那當初嵩山扣押寶鼎不還,我哥哥為什麼不去強要?”

袁休明微微一笑,他本來懶得講這些,但子真一直問,沒辦法,只能回應她。

袁休明道:“這當中有兩點,其一是天鼎教主十分敬重江前教主,而範百錄又是江前教主的弟弟,天鼎教主因此而不願跟他為難;其二是嵩山派之所以敢扣押本教的寶鼎不還,他的背後還有別派勢力的支援,兩三年前,天鼎教主上位不久,權位還不穩當,不敢跟嵩山派用強。”

子真和百里煙聽得認真。此時聽完,百里想到剛才出許昌城北門時,他問馬文升教派中為什麼會缺北方玄武護法,馬文升說玄武護法已反叛的事,於是知道子真的哥哥當初確實是權位有危,甚至可以說內憂外患。

子真此時對權勢這些事還不是十分了解和上心,因此對袁休明講的話聽得一知半解,也難以體味他哥哥當初的艱難。

隨後,眾人行至山頂,眼前首先是一個小城門一樣的門樓,門樓底下的門洞一丈多高,兩丈來寬,門楣上以金粉塗寫著“定鼎門”三個大字,門前守衛比山道上的更為緊密森嚴。

子真瞧見此門,心道:“山底下的是‘問鼎門’,半山腰上的那個是‘請鼎門’,這個是‘定鼎門’,果然是有些講究的,每個門都離不開一個‘鼎’字!”

前面兩個門,百里已經有所感觸,此刻看到這個,再次想:“這三個門,由‘聞鼎’,‘請鼎’,而後‘定鼎’,確實是講究有序,既有新意,又有對拜鼎教的教義而言的獨特意義!”

繼而又想,“此門既為‘定鼎’,那麼出了此門,該是拜鼎教的教廷,不會再有別的正門的了。”

正如百里煙所想,進了這定鼎門,確實是拜鼎教的教廷了,裡頭首先是一個十丈見方的青石場,正北和東、西各有三條石板道,通往整個教派的各個院落。

踏入青石平場,視野頓時開闊,眼前是一片高低起伏參差不一的頗為廣大的院落群。

各院落之間有青石道路,道路縱橫交錯,當中又種植有香樟、青松、銀杏、梧桐、楓樹、槐樹等喬木古樹,使得這片大院落除了建築與道路之外,又不乏幽美清靜之感。

此外,當中的建築與通道也因為地勢原因,有錯落起伏與曲徑通幽之感。

這大片院落中,有大小不一的房屋、殿堂約五六十間,處於正中央及最高處的是教廷的議事大殿。

這座大殿是一個二層重簷九脊懸山頂的建築,坐西北朝東南,正可俯瞰整個百丈山的前山部門,以及整個許昌城。同時殿堂有侍衛把守,顯得頗為雄壯森嚴。

袁休明見子真和百里的目光停在最高處,隨口道:“那是教派的議事大殿,其坐處正好是這百丈山的頂點,因而地勢最高,也是教廷最為雄偉的一幢房屋了。”

袁休明又指向西側的幾個小院和一二十個房屋道:“那一片院落是本教的神軍營,是普通教眾和四十夫長們居住的地方。”

又指東面稍微偏南的一個一二十丈見方的裡面有數十個小房屋的大院道:“那本教香主大院,本教的香主都住在裡面。”

子真隨口問:“教派裡有多少個香主?”袁休明道:“一般情況下是三十個。”子真道:“難道還有特殊情況?”

袁休明道:“當然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外出征戰出現傷亡,或者升降職。”

子真醒悟,應了一聲。

袁休明說到這裡,似乎來了一點熱情,話也變多了。他又指東側偏北的一個大院和大院裡面的八九個房屋道:“那一片堂主院落,是教派八大堂主居住的地方。”

子真道:“護法和教主住哪裡呢?”

袁休明轉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符武帝

血染神魔

聖瓏騎士

包子院

網遊之我是超級大反派

兩隻小豬

喪失距離的混凝土世界

當誰在此處時

九域歸墟

東宸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