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拱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迫在眉睫,劍道藏鋒,石拱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理崇恩寺有八大護國方丈,為佛門八戒,覺語、誨色、恩眾、惠心、定魄、賢才、承懷、不爭。其中以覺語大方丈為首,此人佛法造詣高深莫測,在不惑之年便問鼎大宗師境,如今已過八旬年紀,在大宗師境足足沉澱四十餘年,單憑剛剛寥寥幾句佛音就讓十多位大宗師心悸,其真實境界無人敢揣摩試探,其次為誨色,佛門造詣同樣不遜色於大方丈覺語,且年紀才六十出頭。

覺語、誨色兩位是崇恩寺乃至大理最具代表的得道高僧,不論江湖還是廟堂皇室都極為德高望重,哪怕是大理那位趾高氣昂,不可一世的高相國都不敢造次。

其餘六位則在半步大宗師境,境界雖然有偏差,絲毫不影響他們崇高地位。

這八位方丈是大理國鎮國之寶,言傳佛經大法,穩定江湖局勢之根本。

大理、契丹、吐蕃、慶國、西夏,這幾國對佛從根本上來說都講究四大皆空,尋覓一個“淨”,心淨、身淨、神淨、法淨,但所採取的路線卻各不相同,大理講究;得其法先修其身,以自身輻射周圍人物環境,忠於一個“守”字

契丹佛語遁尋萬物可變,強身才能立佛,講究一個“破”字,先破而後立,也助長了他們彪悍的民風。

吐蕃則展現的最直接,邏些萬佛講究一個“純”,認為只要純潔之物才能與萬佛溝通,得其法門。

例如,聾啞處子少女的人皮鼓,未成懵懂的天選聖童頭骨燈盞,還有得道高僧的腿骨,手臂等聖物法器,前兩者為不染塵世汙穢純淨物,如他們心中的佛那般純淨,後兩者為已得到法門的高僧遺留物,被天佛接納的高僧遺物能指引後人更快得其法門。

這一系列看似讓外人毛骨悚然,無法理解,偏偏硬是讓他們尋到了成佛門檻。

慶國受本土儒、道兩大教影響,其佛意講究一個“悟”,同一條路;同一座山;不同人有不同風景,佛由心而起,由心而滅。

西夏處於吐蕃跟契丹,慶國中間,受三國影響,所修之法很籠統模糊,對各國之法都有所成就。

道求真,佛求悟,儒求仁,三教看似各修其門,各尋其法,實則殊途同歸,本意相通。

“好一個熱鬧的江湖!各國貴客齊聚我慶國境內,還望以和為貴!”

尖銳嗓音響徹四方,當眾人尋聲觀望時,一道身影已然悄無聲息出現近前,身著鳴蛇服,頭頂宦官烏紗。

在場人無一不吃驚,因為江湖上從未聽說過慶國有大宗師境的宦官。

“曹嚴,曹公公?”

慶國熟悉廟堂的江湖人更是駭然震驚,眼前一身富貴的老翁一改往日卑躬屈膝,腰桿挺得筆直,對面各國江湖人從容不迫帶著笑臉,然而此刻的笑臉卻給人莫名威壓。

反倒是廟堂儒道佛三聖極為鎮定,曹嚴小步走到近前與在場的趙老天師,圓一國師,穆夫子,以及江南老夫子孫揚名四位大宗師頭示意:“咱家奉陛下口諭,前來接七皇子回京!”

說完他這才對幾人身旁的青年行禮:“老奴參拜七殿下,陛下託老奴轉達,這些年讓您受苦了!”

青年略顯消瘦,臉上寫滿緊張,雙手不自覺揪住自己廉價棉布袖筒,將目光投向趙天師跟穆夫子兩人,因為是他倆接他走的。

兩位大宗師緩緩點頭,示意他可以隨眼前這位老翁離開。

不遠處,站立在僅存數十甲冑前端的六皇子宋茂陵一臉錯愕,傳聞自己這個七弟不是死了嗎?難怪早先覺得眼熟。

得到準肯後,老宦官曹嚴又將目光轉向六皇子宋茂陵,拱手道:“六殿下,陛下口諭說,這些江湖事讓江湖人解決便是,若解決不了,那些地方官吏統帥自會處理,讓殿下您儘量少摻和,畢竟廟堂三位大聖不能無時無刻關照殿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啟明星探案集

鏡月藍

問道諸天從笑傲開始

預言家自爆

劍道藏鋒

石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