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頁,一品太醫/太醫署升職日記,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訊息傳到隆源帝耳中,他立刻傳了當事三人進行問話,唯恐再出現類似於逍遙丹的情況,氣氛一度十分嚴肅。

可瞭解了前因後果後,他卻又不顧謝蘊的滿面悲憤放聲大笑,笑完了還很壞心眼的吩咐他們嚴守秘密……

接下來的幾天,各大衙門都對太醫署避之不及,甚至隔壁的戶部也推出方之濱做代表,委婉地表示其實哪個衙門沒點欠款?實在還不上就算了,倒也不必過分焦慮。

以蘇院使為首的眾太醫大為感動,並力邀方之濱留下品鑑西洋「名茶」,嚇得他落荒而逃。

皇家每年臘月二十前後都會出城祭天,匯報今年的同時也祈求來年風調雨國泰民安。

這是頂頂重要的大事,歷任帝王哪怕抱病也必須親自到場,以示誠心。有資格跟去的全都是最被看好的一批王公貴胄和文武大臣,可以說萬一祭天過程發生點什麼不測,整個大祿朝都會有傾覆的危險。

雖然正式儀式是在臘月二十,但下頭的人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演練。

沿途兩邊可疑人員的排查封鎖,具體祭祀的流程,隨行宮女太監侍衛們的多次篩查,甚至於當日萬一颳風下雨下雪了怎麼辦,都要有相應對策。

要知道,人們往往將天象視為天神情緒的反應,若祭天當日晴空萬裡,那就表示老天對這個國家,尤其是天子過去一年的所作所為很贊同,滿朝文武乃至下面的百姓便都備受鼓舞,認為是天命所歸;

可但凡有點異動,哪怕只是雨雪天氣,所有人都會將其視為不吉,不僅要反思過去,更要擔憂接下來的一年是否能順利度過……

往嚴重點說,祭祀當日的天氣足以影響整個國家的情緒,關係何止重大。

所以每年各大祭祀前後,都是欽天監人員升遷調動最頻繁的時候。

洪文發現最近來太醫署諮詢的欽天監官員數量明顯激增,一個個都熬得兩眼赤紅眼底發青,腳底虛浮但精神過分亢奮,外面但凡有點颳風下雨就很激動。

哦,對了,頭髮掉的也更兇了。

於是外面關於太醫署到處逼人試藥的流言也傳得更兇了……

沒見欽天監的人都中招了嗎!

聽說這藥較之當日給謝爵爺喝的更加陰毒,都快把欽天監的人喝禿了呢。

祭祀流程漫長而繁瑣,起得比雞早,回得比鬼晚,中間一站一整天,就是鐵人也熬不住。更兼城外的天氣尤為酷寒,而隨行親貴和大臣中相當一部分都有了年紀,所以太醫署派人隨行也是舊例。

能隨行無疑是無上榮光,但這偏偏又是肉眼可見的苦差事,身體略差點的根本熬不住,有幾位上了年紀的老太醫憂心有去無回,直接主動退出,一臉過來人的表情笑呵呵看著後輩們,一邊啜著熱茶水一邊說些防凍絕招。

最後,最年輕的洪文和何元橋赫然在隨行之列,另有蘇院使專門負責隆源帝,馬麟和另一位姓張的太醫也去,何青亭在蘇院使缺席期間暫時接管太醫署。

剩下的太醫們全部取消休假、休沐,集體留守宮中。

洪文和何元橋都是第一次去,還挺興奮,混在一群已經去多很多遍的大前輩中間活像嘰嘰喳喳的家雀兒。

馬麟這麼嚴肅的人也罕見的帶了點笑模樣,轉臉對蘇院使笑道:「還是年輕啊。」

回頭出城凍得你們哭!

蘇院使滿面慈愛地拍了拍兩個小夥子的肩膀,溫聲免禮道:「這些日子多吃點,養養膘。」

何元橋一派天真的問:「為什麼?」

蘇院使笑得更和藹了,看著他的眼神宛如在看一頭養肥待宰的小豬仔,「抗凍。」

頓了頓又道:「小何是江南人士吧?」

理智回籠的小何太醫終於回想起北方望燕臺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女配手握劇本

熱到昏厥

晚唐浮生

孤獨麥客

淪陷非難[娛樂圈]

泡又魚

獸世重生記

紅色曼陀羅

[暮光之城同人]盡途

毒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