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刺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節,莫慌,我來了,紅刺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啾啾瞥了一眼秦可,沉默走向舞臺中央。
《漁舟唱晚》演奏時要求流暢淡雅,同時還要熱情飽滿。這是一首典型能表達出華國韻味的曲子。
“錚——”琴弓搭在弦上,發出細微的上聲音,黃啾啾將目光收回,全神貫注落在小提琴上。
率先拉出的是引子,《漁舟唱晚》是一曲帶有引子和尾聲的三部曲式古典音樂。
引子主要對在漁舟上觀看日出者廣闊胸懷與湖水夕陽連成一線的描寫。
在這一段對運弓的平穩要求相當高,同時觸弦要踏實且富有彈性,力度不可過重也不能太輕。
一切都需要剛剛好。
如果還在華恆道那段時間,黃啾啾必然做不到。她光運弓都不能太穩,又怎麼演奏出好曲子。
而現在黃啾啾不單這些都掌握了訣竅,在引子接尾保持住了音色的同時,漸緩漸慢,表現出她收放自如的高超水平。
接著第一樂段,有四個樂句,黃啾啾先以平穩流動的節奏帶出音調。到了第二拍突然停滯,仿若高速螺旋飛機驟然停止在半空,讓聽眾的心也猛然間失了律動。
再接著後兩節連續重複性的演奏,聽眾似乎從她的樂聲中聽出了搖舟蕩槳,波光粼粼水平面上微微蕩起了絲絲波瀾。
分弓、換弦、換把……每一次的技巧性的動作,黃啾啾能做到讓人忽略,只沉醉於她的樂聲中。
第二段由第一段擴充套件而來,漁舟唱晚,夕陽西下,一艘小漁船盪漾在波光粼粼的橙黃色湖面上。一陣微風拂過,吹開了漁舟的檔布,聽眾竟將目光投向舟內,似乎差一點能窺見舟內之人。
第三段、漁舟突然加快,木槳打在水面上,濺起了朵朵浪花。它在向快落下的夕陽前進,在追逝時光。
聽眾皆揪著心,甚至連呼吸都不敢放重。
而到了第四段,速度突然放緩,漁舟上的人似乎看開了,隨著時間流逝,落日餘暉,胸懷不斷開放。
最後尾聲曲調來自第二段,弓法絲毫不能亂要保持住最原始的平穩。力度弱卻不虛,揉弦的幅度緩緩減弱,完美營造出漁舟遠去,日落波平的結局。
一曲畢,一時間連直播螢幕前的實時彈幕都停頓消失,沒人出聲。
等到黃啾啾彎腰謝幕時,臺下幕前才開始爆發出熱潮。
謝易之坐在位子上,雙手一直鼓個不停。
他為他的啾啾感到自豪。
這才多久,竟然能進步到如今的地步。
在所有人都激動驚訝的時候,秦可臉色最難看。她對這首曲子極度有自信,是以想讓黃啾啾先演奏,到後面她以更高的水平來對比黃啾啾劣質的琴技。
深深吸了一口氣,秦可在燈光打到自己身上前,露出一個優雅大方的笑,款款走向舞臺中央。
一首曲子不同演繹的方式再正常不過,秦可在心中安慰自己。
以秦可對漁舟唱晚的理解,她要表現出的是漁民心胸開闊,坐在漁舟上看著落日,感嘆時光流逝的無奈與感悟。
當年她用這首曲子奠基了自己的名聲,正是因為自己這樣的理解,並且讓他國人瞭解到華國的這首經典。秦可一舉成為華國除了謝易之,最具盛名的青年小提琴家。
秦可想的沒錯,一首曲子如果用不同方式來表達,即便是評委也不能輕易下評論。
然而,黃啾啾所演繹的‘漁舟唱晚’一層又一層疊加的深意,遠遠高出秦可單純的表達一片寧靜安好的含義。
更何況,在場評委哪個沒聽過秦可這首成名曲?
好幾年過去,秦可一點進步都沒有,連一個曲調的變化也未曾聽到,瞬間秦可在十位評委心中落了下乘。
比分幾乎毫無懸念,秦可輸的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