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春續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6章 太陰乘龍道童圖,御煞,尋春續晝,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心雷元道母圖》顯照而出的閃瞬間,這道圖本身便在虛實變幻之中,兼具著兩相之道的曼妙,霎時間融入了允函的精氣神三元之中。
這不是印證著某一元的道圖,而是直指天心雷法義理的道圖!
甚至連剛剛虛懸在泥丸宮內的那道圖本身,都只是其刻意顯化而成的外相。
蓋因此道,存乎天心雷法之中,道法所至之處,則道韻無所不在!
它於諸般顯照,諸般盡皆是它,又盡皆不全都是它。
於是,當那《道母圖》的外相徹底潰散開來,消融於道與法之中的時候,由上及下,最開始變化的,是允函的泥丸宮內,那極盡於凝練的神形。
當然,神形是魂魄本源之顯照,饒是道圖意蘊加持,都不曾改易神形本身分毫,只是這霎時間,再看去時,允函的身形原本所穿的淡雅道袍霎時間改換,雷光與魔焰交織之間,雷光的明光將一切熔鑄,霎時間,一道五色華袍披在了允函的身形上。
進而,是那雷火交織的明光本身潰滅開來,靈光塵埃之中,是一道道纖細的絲線從中延展出來,暗繡著一道道天心雷篆,於華袍的邊沿處。
繼而,當這樣的明光繼續垂落,直沿著中脈而下,倏忽間直墜入氣海丹田之中去的時候。
霎時間,那雷火交織的明光裡面,道母圖化作了一枚兼具虛實的篆種,繼而將篆種消融在了這幾乎對於修士而言最為重要的幾處道軀大竅之一。
登時間,允函原本就堪稱渾厚且精純的天心雷霆法力,在那繁浩至極的有類雷火交織的篆紋明光之中,陡然間變得更為凝練起來!
舉重若輕,舉輕若重,這好似是於法力之中全方面的極盡昇華。
允函雖然從始至終未曾修持過自己這一脈的篆法,但是此刻道圖統御三元諸法,只這一步蛻變,便等同於無上篆法加身!
但直至此刻,將兩處雷火神輝一上一下交相輝映的時候,這尚還只是純粹的性命雙修而已,還算不得三元共振,算不得形神皆妙!
而道與法的變化,總歸是有源頭的,連《道母圖》的誕生,都是有源頭的。
那源頭是楚維陽與允函相互間參合三元的牽繫所在,那是天心靈臺上空,兩道相互間已經極盡重疊的神形。
因而,伴隨著這一程序的長久持續,是不斷的有雷火交織著顯照成篆紋,進而依照著道圖的意蘊,先滋養著神形的外象,繼而渾如瓢潑光雨一般自中脈灑落,墜入氣海丹田之中後,不斷的融入進允函那渾厚的雷霆法力之中。
隨之而來的,則是那雷霆法力沖霄而起,徜徉於周天經絡之中。
而伴隨著內周天運轉,那渾厚的法力開始一如往常一般,滋養著經絡本身,滋養著四肢百骸的氣血,滋養著臟腑宮,滋養著通體骨相,乃至於滋養著內裡的血髓。
同樣隨著雷霆法力的內周天運轉,那承載法力的氣海丹田,也在有所共鳴與交織,所謂氣海丹田與玄關命竅,不過是人身形一前一後之間的統一位置而已。
事實上,直至今日,修行道法的義理已經十分昌明的年代,關於氣海丹田與玄關命竅在人身形之上,到底是兩個穴位,還是一個完整大竅的陰陽兩面,或者乾脆就是完整的一道大竅,諸般說法至今無法梳理清楚。
甚至於此間紮根於不同認知之中的無上道法,於自身的修持而言,盡都是通衢之路,道法流轉圓融,故而愈發教此間難以分說清明。
但是不論如何,一竅也好,兩竅也罷,還是陰陽兩面,這種種說法實則都有著一個完整的共同點——這兩竅的牽繫之緊密,非同尋常!
因而,縱然真個是兩竅,那些當做一竅來養煉的功訣,也因為牽繫之緊密,是運轉無有不諧的通衢修法。
這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