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春續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9章 曲終蒼涼人散去,御煞,尋春續晝,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連綿山野的頂端處,原本有著一株菩提樹聳立。
原本。
而今再看去時,那古樹幹枯,連帶著九成九的樹冠以及小半的樹幹盡都煙消雲散了去,再仔細看去時,其上盡都是天雷劈落的焦痕。
恍若是有樹曾經意欲脫胎換骨,以舊體發出嫩芽,接續新生,卻偏生未能捱過天地考驗,造化不成。
而同一時間,聞聽得慈山大師所言時,原地裡的此代白雲洞法脈掌教,玄雲天子卻未曾動怒,反而是露出了不知該說甚麼好的無奈笑容。
“大師,縱然是叛出離恨道統去,做得這件事情的,也是我老父,他已坐化經年矣,貧道是生在此間,長在此間,自生身立命時,這白雲洞便已是如今的樣子,何苦,何苦來哉。”
聞言時,慈山大師臉上的慈悲神色更甚。
“何苦來哉……
玄雲天子,若天底下的道理盡都是能夠說得通的,這偌大九天十地,你我億萬群生,又何以至於此步?
阿彌陀佛——”
宣出這一聲佛號的同一時間,原地裡,慈山大師的身形便已經漸漸地消弭離去,昏黃霧靄之中僅只剩下了一道絳紅色的微茫靈光,待得玄雲天子悚然而驚的頃刻間,便已是一陣腥風撲面而來!
——
同一時間,那寶仙九室之界所行過之處。
月華禪師立身在懸空之中已然良久的時間。
這一刻,伴隨著月華愈漸得縹緲而朦朧,禪師似是度過了那最為艱難的心神搖曳的時間,漸漸地似是有所平復,甚至是有所更深層次的領悟。
禪師生生熬過了這些,並且仍舊維持以人身道軀。
而也正此時,忽地,禪師驚詫的望向了寶仙九室之界滾滾而去的方向,更準確的說,是望向了那道狹長的血色戰場。
這一刻,接連的有身形伴隨著沖霄的血煞氣,從那片戰場之上掙脫開來。
有老叟作漁翁打扮,手中以魚竿做手杖,老叟的身後,是一片汪洋懸照,有人立身海中,以青龍為餌,垂釣大日金蟾,只是仔細看去時,大片的海床乾枯,日垂西山。
有老嫗鶴髮雞皮,雖身形顫顫巍巍,卻仍舊以蓮步橫渡濁世,在老嫗的身後,是朦朧灰霧暈散,海天一色的盡頭處,有船舫懸照,只是斑斕化成晦暗,百界凋零,盡皆斑駁鏽跡。
有童子,有少女,有妖神。
蹈空步虛之間,這些人所懸照的道場玄景盡都一派蒼涼與凋敝,但是與之相比,則是諸修那極盡從容的神情。
沖霄而起的血煞氣息之中,諸修橫渡濁世,盡皆朝著各不相同的方向飛遁而去。
那是朱明華陽天,以及幽虛隱玄天的方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