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影嘯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章 三娘收編蕭家郎,又計劃盤陀摩可,水滸軍,風影嘯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六十章三娘聯合蕭家郎,朱武提議擴二寨
這個地方叫九頭山,娘子軍臨時搭建的宿營山寨將九個山頭相連。
扈三娘就將這九個分散營寨取名為九頭寨。
九個營寨看似分散,實則能聚能散,靈活機動,但地理位置與梁山泊相比,還是差點。
本來朱武見多識廣,只是以前在梁山泊,總是受到宋江的打壓排擠。對於一個長期走南闖北的人,有很深刻的見解,因此,朱武知識豐富。
為了梁山軍的大發展,朱武認為,十萬人馬剛起步,二十萬人馬才上路,五十萬人馬基本上能鞏固,能夠抗衡各方面的擠壓。
朱武獻計:可以聯合蕭家三兄弟。
離九頭山東北有個地方叫幽燕嶺,綿延起伏千里。
幽燕嶺有三寨,正寨頭目蕭大郎,西寨頭目蕭二郎,東寨頭目蕭三郎,這三寨成三角形分佈。
這三寨頭目是親兄弟,在江湖上頗有些來歷。
那蕭大郎入幽燕嶺之前,曾在蕭家渡開酒店。因當地地痞流氓收保護費,曾奮起反抗……
那蕭二郎曾當過監獄獄頭,曾救了誣陷入獄的良民……
那蕭三郎幹過銀庫保安兵,因堅持正義得罪了知府大人的親戚,知府大人懷恨在心,發誓要尋找機會報復蕭三郎。
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蕭三郎因疲憊不堪睡著了,一個小偷潛進蕭三郎家,將一個布袋塞進蕭三郎家大衣櫃裡。
夜半時分,一大群捕快在大街小巷衝突奔跑,一邊跑一邊喊:“捉賊啊!捉賊啊……”。
蕭三郎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便急急忙忙的披衣起床,到外面去幫捕快捉賊。
可是到大街上並沒有看見捕快,卻發現家裡反而亮著燈。
蕭三郎感到奇怪,衝進家裡,發現捕快們翻箱倒櫃在家裡搜。
一個捕快在大衣櫃裡搜出了布袋,“這是知府大人丟失的東西,將蕭三郎帶走!”
蕭三郎有口難辯,便吃了冤枉官司。
知府大人為了報復蕭三郎,將蕭三郎打入死牢。
蕭大郎與蕭二郎知三弟蒙受了不白之冤,便計劃救出三弟。
蕭大郎賣了鋪面,湊了些錢,請人上下打點。
這救人,還得靠蕭大郎與蕭二郎看著辦。
透過蕭大郎與蕭二郎打通上下關節,只能靠劫獄救出蕭三郎,在邏輯上才說得過去。
蕭大郎與蕭二郎聯合劫獄救走了蕭三郎,三兄弟情急之下才逃上幽燕嶺,佔山為王、落草為寇。
那蕭家三兄弟只搶貪官豪強,不搶百姓,應算是義匪。
朱武講完了蕭家三兄弟的故事。
扈三娘聽了,覺得可以聯合蕭家兄弟:“現在是精誠團結、聯合抗金,先爭取收編他們。若不成,再打敗他們,我們只要地盤,這三個兄弟武功如何?”
朱武說:“蕭大郎與蕭三郎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唯蕭二郎武功超群。蕭大郎使鬼頭刀,蕭二郎使長杆朴刀,蕭三郎使一根鐵棒。”
扈三娘欲給蕭家三雄來個下馬威,故意只精選三百輕騎,直奔幽燕嶺三寨。
蕭家三兄弟聽小嘍囉彙報,山下來了三百美女官兵,應該是梁山軍來了。
蕭家三兄弟皆吹奏牛角訊號,這是三寨聯絡的標誌訊號,這邊吹,在那邊回應;那邊吹,又在這邊回應。
於是,蕭家三兄弟皆紛紛出寨下山,以為梁山軍來剿滅他們,便下山迎敵。
這三個寨柵,成品字形擺佈,可以互為犄角,若一寨有難,二寨支援,在寨柵的擺佈上可以看出三兄弟的大智大勇。
三兄弟披掛整齊,帶著一千多嘍囉下山阻住了娘子軍的路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