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撬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八章 故事與事故,從工地走出的大佬,一根撬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339章 故事與事故
金立常知道張強的經濟基礎知識薄弱,索性就從原理上先給張強講解一些經濟基礎知識,讓張強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中,理解這些選擇背後的經濟邏輯。
金立常不直接給張強答案,直說從理論中自己找結論找答案。照著金立常的說法,這世界上的道理很多,但每個人走的路不同,所以,只有自己找到的道理才是自己的道理,其他的只是一種視角而已。
學經濟,倒不是為了懂得多少方法,或者學得多少技巧,所以學習最終的作用,就是為自己塑造一種看問題辦事情的思路和模型。
這些日子,卸任了總經理,張強也能抽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了。前一兩週還不太放心,每天早上得去公司裡走走看看,後來看著宋明銳進入狀態以後,很快把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張強也就放心當了甩手掌櫃,只是一週了過去一兩趟。
張強找到了當學生的狀態,一邊跟著學生在教室裡上課,也不拘於經濟管理這些,有時候也去聽聽人文歷史,甚至哲學什麼的。不得不說,不以學生身份的學習,也許是心態上放鬆了,也許是更加珍稀時間和機會了,這學習思考的時候,感覺頭腦似乎都靈便了許多。
張強從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聰明的人,當初上學的時候,之所以學習成績還算不錯,說白了還是勤學苦練。現在能夠進入高效學習的狀態,張強也是分外珍惜,如飢似渴的沉入知識的海洋不能自拔。
早些時候,張強看到過一個名人說的話,“成功沒有僥倖。”,當時還聽著挺有道理的,這些所謂的成功者,哪個不是付出了許多精力和汗水。可隨著對經濟理論的深入學習,聽著金立常對一個個企業案例的講解,張強發現,成功的企業確實各有各的優勢,但真要論起來,最終決定結果的倒好像就成了運氣或者說僥倖了。
“老師,這些天,我越是學習,就越是迷茫。”張強坐在金立常辦公室,又開始請教問題,這些日子,他也不拘於金立常的專業,只要是平日裡學習或者思考中有疑惑的地方,就帶著問題來跟金立常探討。
金立常也樂的有人跟自己討論問題,兩人又時還為了一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的。
“哈哈,前兩天還志得意滿,今兒怎麼就感覺到迷茫了?”金立常調侃了一句。
“嗨,學海無涯,越學越無知麼。”張強也覺得自個最近有點飄了,一知半解的就敢跟一個大教授辯論。
“有個大哲人說過,我們窮極一生的學習,就像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斷拓展自身的圓。所以越是學習,自身的圓越大,接觸到的未知領域就越多,我們就會愈加感覺自己的無知。也就愈加懂得敬畏。”
“這其實跟無知者無畏,說的是一樣的道理。”
“老師,我這麼說,那豈不是不用學習最好了。”
“哈哈,你是跟我抬槓呢。”金立常哈哈大笑。
“老師,我最近越是看書,就越是覺得古人說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然後我就有些迷茫,你說如果我努力了九分,有人努力了一分,我差了一分運氣,而他恰好有九分的運氣。然後,我失敗了,一無所有。他功成名就。”
“這公平嗎?努力還有意義嗎?”
張強之所以有這個疑問,就是近來反思自己的成長曆程,再看著許許多多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每天累死累活還在溫飽線上掙扎的人群,再對比一些那些同樣和自己一樣年齡的,被父母送到外國去,整日裡花天酒地。
一定程度來說,他張強是幸運的,但……
“哈哈,你有這種想法,其實還是很正常的。很多剛剛從學校裡出來的孩子,走到社會上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我最喜歡一句話,命運饋贈你的,早在暗中標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