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撬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二章 城裡套路多,從工地走出的大佬,一根撬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323章 城裡套路多
這一年來,張強也算徹底明白了,對於金崖這種小村子來說,如果大家老老實實在地裡刨食,那麼就算再過上幾十年,這村子還是個一貧如洗的村子,子子孫孫還是整日裡操勞卻只能飽腹。
如果說大城市周邊或者交通便利的地方,農民還能透過種植蔬菜水果這些東西,在充當城市的菜籃子和果園子的時候,小小的致富一下。那麼對於這種偏遠農村來說,再怎麼辛勞,一年的收穫無非是多收了三五斗的小麥玉米。如果說以前還看不懂《多收了三五斗》背後的深意的話,現在的張強卻已深深明白,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多收三五斗還真未必是一件好事。
不說他自個和學文相虎這一群人,確實都是出去搞副業裡面得了機遇,從而混得比較好的。但這種機遇,如果沒有大家當時戰戰兢兢的從村子裡出去,那等著村裡也是永遠不可能碰著的。
就拿大多數出門搞副業的農民來說,在工地上幹活三五個月,可能就是在農村裡一家三五口辛勞一年的所有收入。打工雖然不能讓大家富裕,但最起碼能讓大家不再這麼困苦。如果說其他很多農村進了城裡,可能面臨著拿不到工資這些情況的話,張強可以保證,自己村裡出去的,自己工地上幹活的,不會出現拿不到工資的情況。
回家之前,張強其實還和學文溝透過一次,是不是也可以帶著村裡的姑娘和婦女出門?
商量的結果是可以的,女孩子可以去餐館裡打工,可以在工地上做飯,也可以去超市裡當售貨員。用學文的話來說,他管的一個超市裡面,現在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女工,女工裡面大概有三分之二其實都是從農村裡出來的。農村出來的女工,跟城裡人相比,可能見識少一點,可能文化水平低一點,但有個特點,好學,能吃苦,聽話。
“大媽,我先給大家介紹介紹現在外面的形勢。”張強並不直接回答。
“從八十年代初,咱們農民就算是能自己出門了,雖然有時候也要辦個暫住證或者要村上開個證明什麼的,那時候開始,有很多跟我們這一樣的窮地方的人,日子過不下去了,就跑到城裡面搞副業,做生意,當苦力。”
“就這幾年啊,每年都有幾千萬的農村人跑到城裡搞副業,有的地方一個村一個村的去外面搞副業。就南方那邊,現在差不多一個鄉就有十幾家工廠,衣服、鞋子什麼的。我聽說啊,南方那邊很多人從搞副業開始,現在都攢下了幾百萬幾千萬的家業了。”
看著眾人一臉目瞪口呆的樣子,張強繼續說道,“大家也看過電視,現在全國各地都在轟轟烈烈的搞建設,你要是到城裡去,走上幾步就能看見一個工地,走上幾步就能看見一個工廠。”
“所以啊,大媽,你覺得我要不要人要緊不?找我說啊,只要我們去了城裡,找個工作那是輕輕鬆鬆的事情,再怎麼差的活,幹一年也比家裡幹三五年強。”
大家臉上都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如果之前還擔心家裡人出去賺不到錢,還擔心出門遇見危險,那麼聽了張強這話,幾個女人只有一個念頭,去城裡搞副業,賺大錢。
“城裡確實能賺錢,但城裡可不像我們村裡這樣太平。”張強開始潑冷水。
很多人可能有個偏見,覺得農村人老實樸實,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張強可是深刻懂得農村人骨子裡的狡黠和彪悍。之所以大多數城裡人覺得農村人老實好騙,懦弱好欺,只是因為他們看到的是剛從村裡出來,沒有見過世面的農村人,畢竟任何人到了陌生的地方,面對陌生的領域和陌生的人,最先肯定是保守的、謹慎的。
但張強可是知道,可能囿於學歷見識格局和資金不足,大多數農村人確實幹不出多大的事業,但論起膽大為錢不擇手段的心勁,城裡人還真是遠遠不如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