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撬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三章 十不存一的殘酷,從工地走出的大佬,一根撬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23章 十不存一的殘酷
“我也是剛剛有這個想法。我要做的這個算起來是環保產業,在國內也算得上一個新生事物,金城更是稱得上一片空白。在金城做的話,感覺一點出路都沒有。”孟瀟走了這幾家企業,對於在金城搞環保產業,心頭已經沒有多大念想了。
就連魔都這個對新生事物接受度最高的城市,環保產業也是舉步維艱,要是放到金城去,可以預見的是,幾乎沒有市場。
“當然,也不一定是要在魔都,其實像是羊城、深城應該也可以,我聽說深城這幾年發展的特別快,而且好像那邊對新生產業的支援力度也大。在這邊考察結束以後,我想著不行就去深城看看。”
深城奇蹟張強也是聽過很多次了,對於那個小漁村如同坐了火箭般發展,張強也曾試著總結了一下,照著他的看法,深城的崛起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說起來幾乎不可能被複制。張強也曾經動了心思,想著讓夢都去深城發展,終究感覺條件不太成熟,最後也就只是停留在想想而已的階段。
“你打算啥時候去,我也想去深城看看。”這會聽著孟瀟想要去那邊看看,張強也被勾動了心思。
“這邊結束以後吧,我也只是有這麼個想法而已。”
“我發現啊,我以前把做企業想的太簡單了。原來我以為只要產品做得好,就不愁沒有市場,只要能幫著解決問題,就不愁沒人買單。這麼轉了一圈,我才明白,做事情從來沒有那麼簡單。”這兩天孟瀟也是想了很多,原本以為自己對這個社會的執行規則已經很是瞭解了,可真進入一個行當瞭解以後,孟瀟也才發現,很多時候,成功其實是個運氣問題。
“徐姐告訴過我一個資料。說是魔都這裡,一年註冊的公司有六七萬家,三年以後還存在的公司可能不到十分之一。”孟瀟當初聽到這個資料的時候,其實是一臉錯愕的。
張強也是第一次聽到這麼個資料,十不存一,這還真是大浪淘沙。這麼看來,凡是能熬過三五年的企業,都已經是實力和運氣並存的幸運兒了。
平日裡看得見的老闆,都是一副賺錢特賺的樣子,衣服要穿貴的,吃飯要上酒席,出門要有司機,手裡拿著大哥大……看起來個個都是不差錢的主。
實際情況不瞭解,但張強用自個推己及人。夢都說起來也算是金城的一個大公司了,作為公司的總經理,甚至還是股東,照說應該也是不差錢的,可要讓張強掏出來一萬塊錢,他都得去借。
“話說你怎麼跟徐琴這麼熟悉了?”上次三人一塊吃飯,話題大多數是徐琴在給孟瀟說什麼化妝美容養生,張強也只聽了個新奇,卻沒得到什麼有用的資訊。
“哈,說起來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昨天早上去工商局,就想著能不能跟他們問問,幫我找找魔都有沒有我想要找的企業。當時徐姐就在辦公室裡,她就問我為什麼要打聽這些資訊。然後我就跟她大概說了一下我的想法。”
“然後她就很感興趣,拉著我去了她辦公室。你別看徐姐年紀輕輕,人家已經是個科長了。”這倒是大出意料了。看著也就二十過些,可能還不到二十五六,已經坐到了很多人一輩子都到不了的位子上了。張強見過最年輕的領導就是王曉寧了,那也是四十左右才當了副處的,大家都說他升的太快了。
估摸著徐琴家裡應該是有些背景的,要不然不會年紀輕輕就當了領導。而且看她衣著考究,氣質優雅,說話的話題也都是什麼美容美妝、服裝包包之類,想來家裡也不缺錢。其實以前的時候,張強覺得氣質一說就跟什麼‘道’‘緣’一樣虛無縹緲,畢竟之前也算是見識了各色人等,除了農民天生自帶一股子泥土氣意外,其他人最多是言行舉止間透露出一些個人的性格或者職業特點。
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