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撬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 到處都是擺地攤的,從工地走出的大佬,一根撬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97章 到處都是擺地攤的
在時代的浪潮裡,每個人都只是一滴水,被浪潮席捲著隨波逐流。但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每個人頭上又都是一座大山。
老劉有個幸福的家庭,原本他以為,這種幸福就像是春夏秋冬流逝的歲月一般,自然而然的一直到永遠。
直到四月底的時候,廠長去京都開會回來,各種事情就跟京劇裡變臉似的,讓他幾十年的閱歷都有種茫然無措的感覺。
老劉所在的廠子叫魔都電視廠,這廠子是1965年建起來的,建廠的職工是五湖四海召集來的,那時候他父親就從也才三十歲剛過,正是年富力強的技術骨幹,就從京都來到了魔都。
後來,當老劉的父親從當年的小劉變成了老劉的以後,老劉也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魔都人。
老劉從四歲的時候到了魔都,從小到大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對京都的印象只有逢年過節回鄉祭祖的匆匆幾個片段,連著普通話都夾雜著吳儂軟語的調子,倘若不是祖墳還需要每年抽空祭拜,老劉都忘了自個第京都人。
十八歲的時候,讀書沒讀出名堂的老劉替了他爹老劉的班,成為了一名魔都電視廠的工人,他老爹早早退休了沒事幹,也就藉著一雙巧手在箱子裡開了個修車鋪,賺的倒是比上班的時候還多了些。
當年的小劉,現在的老劉,自從替了老爹的班,成了很多人羨慕的電視廠工人,就從原來豬嫌狗不愛的小混子倒成了媒人眼中的香餑餑,進廠不到一年就經著媒人介紹,跟電石廠女工結了婚。
不知不覺二十幾年過去了,當年的小劉也變成了老劉,小劉的名號也就傳到了正在上高中的兒子身上。雖然兒子讀書不是很爭氣,但老劉還是寄予厚望,畢竟魔都大學多,老劉也不貪心,兒子只要能考上個大學就行。
夫妻兩個雖然這些年沒混上和一官半職,但好歹是雙職工麼,家裡也有了套房子,一家三口一人有了一輛腳踏車,日子也算是過得有滋有味。
家裡還有個三五萬的存款,老兩口也沒指望著兒子養老,只想著安安穩穩熬到退休,要是兒子不爭氣考不上大學,到時候老劉也就早早退下來讓兒子替個班。
這年頭可不都這樣麼,一家人幾輩人都在一家廠子做貢獻。
魔都電視廠是幾十年的老廠子,這些年效益一直不錯。
那時候,老劉雖然只是廠子裡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可手頭每年有一張電視票,就這張票就能讓親朋好友都笑臉相迎,在周邊也算是有頭有臉。
可也就這三五年時間裡,電視廠就跟雨後春筍似的,隔三差五聽著哪裡哪裡有了個電視廠,人家還都是從外面引進的生產線,人家生產的電視螢幕越來越大,色彩越來越豐富,老劉自個都想換一臺別家廠子的電視機了。
等著魔都電視廠從外面引進兩條生產線的時候,以往響噹噹的牌子,居然已經成了落後的代名詞,生產出來同樣的電視,可就是沒別人家賣的好。要不是許多外地的電視賣不進魔都,魔都電視廠的電視可能只能堆在倉庫裡吃灰。
不過這都沒什麼關係,老劉可不關心廠子裡的電視賣的好不好,產品賣的好不好是領導的事情,老劉只操心自己的工資拿不拿得到手裡頭。
可也就這幾個月,原本聽著風聲都沒怎麼在意的老劉,就瞧著世界突然變得有點陌生,先是廠裡的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從子弟學校變成了公家的,後來就有一兩百個新人被告知不用來上班了。老劉這才感覺不大對勁,還沒等著老劉琢磨出個名堂來,然後領導們就開職工大會了。
老劉沒了工作,人到中年,突然就沒了工作,向來氣定神閒的老劉,這下子才慌了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劉這邊還正沒頭沒腦著,沒幾天,媳婦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