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撬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六章 拍電影,從工地走出的大佬,一根撬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他什麼意思。
“都是兄弟,你也不要說這種見外的話,這一年來,也多虧你給我幫襯。“張強也是由衷替他高興。
“這次我打算讓你進這個投資公司。雖然說現在公司裡沒多少錢,也投不了多少專案。這次讓你去呢,其實還是去漲見識的。”張強確實沒想著要張文濤在這個投資公司裡幹出多大的事情。
張強清楚,這投資公司說白了,其實是人家談弘基的玩具,大家掏錢也只是想著陪他玩玩而已,是不能當成自己的事業來乾的。所以,張文濤要做的,其實就是在裡面看著人家是怎麼花錢的,又是怎麼虧錢的。
“嗯嗯,我明白,多看多做少說。”張文濤一副瞭然的樣子。
“之前的時候,我們說著成立一個投資公司了,試著看看有什麼新行業,有什麼看好的公司了,我們也試試投著看看,說不定能賺個大錢呢。這其實也是我們把外國的各種所謂‘投資神話’看多了,頭腦一熱作出的決定。後來大家冷靜下來了,就這道傳說中的那些投了一個公司就,動不動幾年賺了幾十倍幾百倍的,那就跟天上掉餡餅一樣,不靠譜。”
“其實可能還是存在的。”張文濤玩笑。
“那也不是我們能投的,我們後來看了看資料,投一百個公司,最後能成長起來賺錢的,可能連十個都沒有,大多數錢都打了水漂了。然後談弘基、劉志超他們也就不想著投公司了。”
“現在,他們就想拍電影。”看著張文濤求知的眼神,張強給出了幾人商量的答案。
“啊,拍電影?”這答案既在張文濤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拍電影這說法,其實也是這幾年流行起來的,最有名的就是西山那邊的煤老闆,賺了錢沒處花,就想著出名,想著把小情人捧出當個明星,結果倒也拍出來好多片子,甚至還大多數都轉了點錢。
所以,這兩年拍電視拍電影,倒也成了一個熱門的投資。
“對,就是拍電視,拍電影,據說都找到導演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