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撬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八章 金振華的傾訴,從工地走出的大佬,一根撬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99章 金振華的傾訴
“張總,我是學金融的,我習慣用資料來分析東西,我給大家說一些之前注意到的資料。1952年的時候,全國的公路里程是12.67萬公里,前段時間政府的資料是115.7萬公里。1952年的時候,全國鐵路總里程是2.22萬公里,前段時間,這個資料是5.46萬公里。”
“1952年我國鋼產量是153萬噸,水泥是286萬噸,原煤是0.66億噸,這些都是最重要的工業用品。今年的時候,我看到這些資料分別是9261、和12。”
“張總,透過這些資料,我們是很明顯能感受到,我們國家確實是在高速發展的。我還看到一個趨勢,那就是這些資料的增速還在加快,也就是說我們的經濟發展速度還在加快。”
“我們班裡有一個紐倫來的留學生,我和他聊天的時候,他跟我說了一個例子,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說在兩三年前,深城正在大開發,那時候他去了一趟深城,當時那邊還是一個大工地,他們家裡投資了一個工廠,當時是政府的一個建築公司給他們建樓,五天一層樓,一棟樓一共用了二十來天,一個工廠一共用了一個月。”
“那時候他就知道,我們國家絕對不會長期落後下去。你們是當局者迷,可能不太瞭解這種速度代表著什麼。在紐倫,一棟樓從開工到完工,可能需要三年五年,在美麗國,一條公路從提上日程到修通,可能需要十年八年。但我看到新聞報道,我們國家現在最快三天就能建一層大樓,一棟摩天大樓最快可能就兩三個月。”
“我們修一條高速公路,從規劃到建成,可能就半年一年……”
呂三光看著一眾人都陷入了沉思,也暫時停下了話頭。
“所以,你的意思是?”
“張總,在西方的管理學裡有一個理論,叫做蛋糕理論。用這個理論來說,一個國家的發展就像是在做蛋糕,只要這個蛋糕足夠大,那麼所有分蛋糕的人都會分的越多。一個國家是一個大蛋糕,一個行業也是一個大蛋糕,只要蛋糕在變大,那麼行業裡或者國家裡每個人都會收益,都會分的越來越多的蛋糕。”
“你問的這些問題,細節上我沒法跟你多說,畢竟對於你的公司我瞭解不多,沒法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用我的專業知識來說,你們企業家其實就是在做蛋糕和分蛋糕。”
“做蛋糕的時候,只要緊隨著發展大勢,那就不愁蛋糕做不大。但分蛋糕就要靠自己了,舉個同樣的例子。如果有一座金山,兩個人各憑本事拿金子,一個人是用雙手一點點抱著走,一個人開著車拉,那最後誰拿得多就很分明瞭。”
“我明白了。”呂三光說的這麼明白,張強要是再不懂,那就真的是個傻子了。呂三光的意思很明確,一個行業裡可能有金山銀山,做企業的其實就是挖礦的,工具決定了效率,效率決定了效益,要是不能跟著科技發展更新工具工藝,其實就是自我淘汰。
“西方人最好講環保,尤其是這些發達國家。這些年,我看到很多西方媒體,對我們國家批評最多的就是環保問題,說我們發展經濟破壞了生態,破壞了環境,危害了人體健康什麼的。最早的時候,我其實也認同他們的看法,我家裡附近有一條河,七八年前的時候,河水還很大,河裡面還有魚有蝦,我小時候最愛到河裡面玩水。”
“這幾年,這條河不但沒什麼水了,僅有的一點水,還又臭又髒,別說水裡沒有魚蝦了,說實話,連人都走不近。這其實就是因為河流上游建了一些工廠,工廠不但用了水,還把臭水排放到河裡去了。說實話,很可惡,村裡人天天罵。”
“但自從到了美麗國,聽著他們的專家學者在報紙上電視上批判我們汙染環境什麼的,聽多了我就留了心,後來也就反應過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