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撬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機之論,從工地走出的大佬,一根撬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93章 人機之論
“我們要是完全按照他們的模式施工,你覺得怎麼樣?”在別人的地盤不好說話,晚上幾人到了大名鼎鼎的銀山溫泉,幾個大男人泡在溫泉裡,張強開口問道。
“張總,我們沒必要這麼搞。”朱寧從水中飄著的盤子上端起一杯酒,滋滋抿了兩口,舒服的長長吸了幾口氣。
“怎麼說。”張強換了個姿勢,這東洋人是真的會享受,泡在溫泉裡,喝著小酒,在氤氳的熱氣中,看著青磚碧瓦雕樑畫棟上的殘雪,真是別樣的享受,幾個大男人這會都一副飄飄欲仙的樣子。
“我今天聽著他們的介紹,也算是搞明白了。他們東洋人之所以在施工中大量使用工程機械,其實主要原因還是他們的人工貴。我算了算,他們僱一個工人花的錢,在我們那,都能僱十個八個人了。”
“他們養一臺機器,就能省下好多工錢。可我們那,其實很多地方,人工要比機器更便宜。”
“是這樣的,我們要是照著他們這種模式武裝一個工程隊,都能養活十幾個普通的工程隊了。”周雲生也插話了。
“張總,我跟您算個賬啊,今年,不,應該是去年,我們買工程機械一共花了將近三千萬。這些工程機械最後其實也只有濱河路和另外一個工地上用上了。其他二十幾個工程,我們基本都是靠純粹的人力幹出來的。”
“我們去年用了差不多六七千的工人,這些人一共也才掏了不到三千萬的工錢。”
周雲生這話一出,不光張強有些驚訝,其他人也覺得有些大出意料,以前沒有這麼算過賬,倒是覺得每月給工人發工資是個大項支出,可真要從周雲生說的這個角度來看,那這工人還真是便宜的很啊。
“照著你這麼說,這買機械裝置還真是不太划算啊。”往日裡羅孝成算是最希望用工程機械替代人工了,聽完這話也不由有些動搖。
“我以前負責人事上的事情,就覺得每年招太多人太麻煩了,感覺一建大型裝置能替代好多工人,而且效率還高。可要這麼一說的話,我還真覺得用工人划得來了。”
“你們都這麼覺得?”張強笑眯眯的看著幾人。
“張總,我覺得啊,我們不能這麼簡單的算賬。”宋明銳坐直了身子。
“剛剛周部長他們這麼算其實也沒有錯。但大家忽略了幾點。”看著眾人的目光都集中過來了,宋明銳也不賣關子,繼續說道,“首先,大家應該看到,我們買的工程裝置,雖然有損耗,但一件裝置往往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的用去了,平攤到每年甚至每天,這個價格就很低了。比如我們買一臺挖掘機,就算二十萬吧。這臺挖掘機用十年的話,每年其實就花了兩萬塊錢,平攤到每天,其實就幾十塊錢,就算把油錢和駕駛員的工資都算上,一天最多就花了兩三百塊錢。”
“但大家想想啊,一臺挖掘機晝夜不息幹上一天,是不是能頂二三十個工人了。這二三十個工人一天不得幾百塊錢?”
眾人想了想,不覺跟著點了點頭。
“暫時就當做這臺挖掘機和二十個工人的效率一樣。大家都注意到了東洋人的工錢高,我們工人的工資低。但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工人的工資每年都在提高。我記得我剛剛工作的時候,一年其實只有六十多塊錢,我現在一個月拿了一千多兩千塊錢。我們最早請工人的時候,一天三五塊錢,現在一個小工一天都得十幾塊錢了。”
“照著這麼個情況,我想著,可能三年五年以後,一個工人一天就三五十塊,甚至工錢還會更高。東洋人現在一個工人一天兩三百塊錢,要是有一天我們請一個工人,一天也幾百塊錢,那時候我們還會覺得工人便宜嗎?”
宋明銳的話說完,幾人都陷入了沉思。
張強看著沉默的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