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撬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六章 收麥子,從工地走出的大佬,一根撬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累。
張強看著被母親落下十幾米的進度,咬咬牙繼續堅持。
“強子,你歇會,喝點水。不行就跟英子拉麥子去。”馬秀蓮看著張強辛苦的樣子,支著鐮刀起身喊道。
“好,那你也歇會,我先把麥子拉回去。”張強想了想,也不逞強,這麥子還得割幾天時間,這半天把自己幹廢了,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喊醒了英子,給架子車後邊套上了車架,張強開始往車上裝麥束。這活倒是輕車熟路,不一會就裝了滿滿一車,車子也正好到了地頭。
其實這裝麥束也是有技巧在的,有的外行,看著車子裝的滿滿當當,高高壘起,卻是虛的,既沒拉多少麥束,又容易側翻。若是裝的得當,不光拉的多,甚至都不用繫繩子,就能平平穩穩的拉回家裡。
當然,張強還沒有那個本事,壓茬不太高明,若是沒有繩子在上門收束一下,路上搖搖晃晃,不免會掉下來幾束麥子,以前掉下來麥子了,都不敢告訴父母。因為麥子從車上掉下,那邊摔出許多麥粒,所謂粒粒皆辛苦,父母最是看不得浪費了。
張強在前面著,英子在後面推著,雖然英子力氣不大,但碰著坑坑窪窪或者小坡的時候,有人在後面稍微推上一把,縱然力氣不大,卻也能省事不少,倒也不能算是折騰小孩子的無用之功。
一車的麥子還是很重的,挎在肩膀上的拉繩,繃得直直的,勒得肩膀生痛。
路上碰見空車去田裡的,張強就把車子往路邊靠一靠,熱情的打聲招呼,都是一個村裡的,說起來都是一個祖宗,張強輩分不大,見著的都得稱呼聲嬸嬸伯伯爺爺奶奶。
麥子拉回場裡,還得麥頭朝上,整整齊齊的立在場上晾曬。如果沒有碰上陰雨天氣的話,倒是可以一直晾曬到碾場,如果碰見陰雨天氣,那自然免不了一番兵荒馬,把滿場的麥束摞起來,還得趕在雨錢完成,每次碰著了,都搞得像打仗一般。
夏日的天,像小孩子的臉,那是說變就變,雷聲一起,不一會就風雨大作。這個時候,各家只顧得上各家,就體現出人多力量大的好處了。以前碰著這種時候,張強就有些羨慕那些一家六七口七八口的人家。
來回拉了四趟,才把今天收的麥子全部拉回來。
最後一趟,馬秀蓮也跟著一塊回了家,這時候天色已經麻麻黑了。餵牛,餵雞,餵狗,這事情自然得張強和英子承擔,母親馬秀蓮洗了一把臉就去做飯了。
“累壞了吧,吃幾塊糖。”拖著疲憊的身體,終於忙活完了,張強這才找出來已經被母親藏起來的糖果,給了英子兩顆,算是對她辛苦一天的獎勵。
以前,母親就是這樣獎勵累了一天躺在炕上都沒有力氣吃飯的他。
果然,得了糖果的英子,耷拉的臉立馬充滿了笑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