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撬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七章 南下夷陵,從工地走出的大佬,一根撬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宏偉三峽工程。”這時候,這個工程才算真正離著開工建設只有一步之遙。
也就是在這一年,劉得功激動地以為三峽工程就此動工建設了。
為什麼三峽工程如此波折,其實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
一是純粹的歷史發展中的動盪,在不穩定的歷史中,一個如此大的專案,自然會隨著動盪而中斷,這就是所謂的天時不在,誰也沒辦法。
二是有利必有弊,三峽工程雖然確實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但這麼大一個工程,必然會產生無數的負面影響,不論是從生態上可能造成的災難,還是人文上可能造成的大規模移民,或者是從軍事上可能造成的巨大影響來說,都可能產生不可估量的損失,自然有一部分人擔心因此造成巨大危害,在決策過程中難免謹慎。
三還是經濟原因。大工程自然是大投資,不管是哪個歷史時期,對於政府來講,投資建設三峽工程都是一個巨大的經濟負擔,投入巨量資金和人力資源到這麼一個專案當中,無疑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的。畢竟,雖然理論上來說,三峽工程建成以後,確實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巨大的社會效益,但畢竟只是理論上而已。
“那麼,你認為它建成以後,真的有說的那麼大作用嗎?”張強聽完劉得功的話,不由也心頭疑惑。
“當然,我們這一年再一次反覆論證過了。三峽工程建成以後,無論是生態上,經濟上還是社會影響上,都是效益顯著的。是真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劉得功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可是,如果工程沒有預想中的那麼大作用呢,那麼我們不就成為歷史的罪人了嗎?”張強心存疑慮,從剛才劉得功的說明來看,其實很多人的擔憂也很有道理,最起碼在張強看來是非常有道理的。
“強子,你要知道,這世界上沒有完全兩全其美的東西。所有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我們只要保證利大於弊就好。”劉得功耐心解釋道。
“你想啊,我們吃塘可能導致蛀牙產生,那我們就不吃糖了嗎?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辯證的看待。功過自有後人評說,我們只要承擔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
張強覺得自己彷彿抓住了什麼,仔細思索卻又想不清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