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撬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六章 ‘文人’的高光時刻,從工地走出的大佬,一根撬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26章 ‘文人’的高光時刻
從早集趕到晚集,就在這幾百米的街道上,眾人來來回回轉了三四個小時。
一點也沒覺得累。
跟以前相比,張強覺得最大的變化就是,以往縣城裡都不多見的反季節蔬菜和水果多了。
這情況和前幾天張強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個報道倒是情況相符。
1988年國家開始建設“菜籃子工程“,這幾年,建成了一大批肉、蛋、奶、水產和蔬菜生產基地。報道稱,到了1993年底,全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已達2080個,城鄉集貿市場已達8.3萬個,其中農副產品專業市場8220個。
這麼算起來,全國兩千來個縣平均沒個縣都有至少一個批發市場,有四個農副產品專業市場,平均沒個鄉鎮都有一個集貿市場。
往年趕大集,張強就像是這集市上大多數小孩,應該說是跟集市上大多數人一樣,捏著手心裡的一點點錢,精打細算著每一筆支出,對大多數東西,只能是看著過把眼癮,是怎麼也捨不得花錢買那些可有可無的東西。
“強子。”張強順著聲音看去,就看到了手上提滿了大包小包的學文一家。
“你這買了啥。”張強剛問出口,學武給呶呶嘴,示意看自家媽的表演。
“我這兒子長大了,不聽話了,你瞧瞧,茄子、辣椒、西紅柿,這東西自家種的不好嗎,非得買,勸還不聽。還買什麼煙花,這東西是我們村裡人買的嗎……”果然,學文媽跟馬秀蓮打了一聲招呼,一邊展示手裡的袋子,一邊就開始抱怨,只是聽著怎麼都像是炫耀。
“學文他們是賺錢了,孝敬你的,你就偷著樂吧。”馬秀蓮知道,學文媽等的就是這句話。
“唉,長大了,不聽話了。”學文媽眉開眼笑,“你們買了什麼?”
……
沒等到集散眾人就回了家,原因跟學文家一樣,張強買東西太多了,馬秀蓮看不下去了,催著趕緊回家。
晚飯終於吃上了新鮮蔬菜。
“這年頭就是好啊,大冬天還能吃上辣子西紅柿,你說他們都是怎麼種的呢?”姥爺從茄辣西里夾了一塊西紅柿。
“姥爺,這是大棚裡種的。跟我們生豆芽一樣,用塑膠薄膜給蔬菜保溫,就不怕被凍死。”張強解釋了一句。
“就是沒什麼味道。”姥爺嚐了一口,給下了結論。
“大棚裡種的,畢竟曬得太陽少,而且長得時間也短,味道肯定比不上自家種的。”張強也深有同感,這不應季的蔬菜,味道就是差了一些。
“以前,想都沒想過日子會過得這樣好。”姥姥看了眼電視,感嘆了一句。“你們趕上了好時候啊。”
“我聽說,沿海那邊,很多農民都開始蓋別墅了,兩層小樓,電視電話,那日子才算好呢。”馬秀芬是城裡人,卻也羨慕傳說中的沿海地區。
“我是看不到了。”姥姥語氣有些悵惘。
“媽,瞧您說的,你和爸最少活到九十九。重孫子你都能看著娶媳婦。”馬秀芬連忙勸慰。
雖然說這不對季的蔬菜不好吃,幾人還是把幾個菜吃的乾乾淨淨。
好不容易捱到天黑,英子拉著童心未泯的小姨,抱著一筒煙花就到了院子裡。一家人都沒怎麼見過放煙花,索性都跑到了院子裡。
馬秀芬和英子是嘴上喊得兇,真行動的時候也是真慫,拿著一支香,顫巍巍的湊了半天,愣是沒敢點火。
還是張強出馬,當仁不讓的做了點火的勇士。
一筒煙花六塊錢,這煙花也確實對得起價格。幾人望著綻放在天空中的五彩火花,一時臉上都是震撼。
這一筒煙花也是驚醒了整個村子,不一會,村裡有五六個地方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