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撬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校長,從工地走出的大佬,一根撬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吃罷了中飯,想起當初出門的承諾,提了一瓶酒一條煙,跑去看了看老村長。
老村長擱村裡也是見多識廣,可聽著張強說金城的車水馬龍、魔都的高樓百尺,也是眉飛色舞,興致勃勃,仍不住溫了酒拉著張強喝酒助興。
“要是再年輕個十歲,我也出去見見世面。”有張強的故事下酒,往日裡只溫三兩酒喝一天的老村長,硬生生喝了九兩,最後喟嘆一聲躺倒在炕上,呼吸間鼾聲連天。
張強輕輕給老村長改好被子,悄咪咪回了家。
黃酒是老村長自家釀的,其實也不算勁大,張強推脫著也沒喝幾杯,出門吹了吹風,感覺酒氣就散去了大半。
看看日頭,也才微微偏了中天,索性回了家,拎了兩瓶酒一條煙和一袋糖,出門直接去了老校長家。
老校長就住下學校裡。
小學是高崖村的,名字就叫做高崖小學。
說也奇怪,高崖人窮,窮的小孩子七八歲了還光著屁股滿地跑,可村裡居然建著四五個廟,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到如來觀音,從土地山神到祖宗祠堂,只要是聽過名頭的滿天神佛,大神塑金身、小神掛畫像、小鬼也得土牆上畫個形供上。
你要說村裡人不迷信把吧,只要是個神,也不管他是哪路神仙,都要供在廟裡。
可你說村裡人迷信,可他們也就逢年過節到廟裡燒個香,平日裡也寺廟都是大門緊鎖,也沒見誰殷切的求神拜佛。
當面上面說要派老師下來的辦學校的時候,村裡找了半天也沒個看得過眼的房子,大傢伙一商量,那個玉皇廟最氣派了,雕樑畫棟,算是最能配得起城裡來的‘文化人’老師的建築,索性就把正殿的玉皇挪到的東偏殿,把正殿騰出來用泥土壘了牌桌椅,把門板拆了做了黑板,讓玉皇殿搖身一變成了教室。
又把西殿裡的送子菩薩給搬到了玉皇大帝旁邊,騰出地方給老師做了辦公室。
金崖小學就這麼在玉皇廟裡成立了。
老校長是金崖小學的第一個老師,從1956年從城裡來到金崖,一輩子也就守在了金崖小學。
後來到了1988年,縣上給撥了錢,就在玉皇廟後面修了三間土坯房,還給配了木頭板凳、木頭桌子。
這缺了胳膊斷了腿的玉皇大帝和送子觀音又被搬的擠在了正殿。當初往出搬的時候,村裡人把他們護的挺好的,可惜小孩子頑皮,順著門檻爬進房間裡,最初還規規矩矩的,到後面有個膽大的攛掇著就騎頭上臉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成了殘疾了。
學校搬了過去,老校長還是住在了玉皇廟裡,老校長在這廟裡住了將近四十年。
老校長姓誰命誰,大家已經記不得了。
他剛來的時候,大家叫他校長,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大家又開始叫他老校長,倒是誰也不曉得他名字了。
“老校長,在嗎?”張強踏進廟門就問。
著玉皇廟算算也就一百來個年頭了,廟裡的松柏也不知是得了香火成了精,還是長得時間長了,長得鬱鬱蔥蔥,五六棵樹,倒頗有遮天蔽日的感覺,進了廟門都覺得陰森森的。
張強小時候不算膽大,每次進了學校都是規規矩矩,都不太敢大聲說話,就是因為他瞧著東殿裡的神鬼了,心頭髮怵。
“誰呀?”西殿裡傳出一個洪亮的聲音,說話間老校長已經走出了房門。
老校長長得挺高,大概有個一米七八左右,穿著一身青色長衫,帶著一個石英眼鏡,沒事就舉著本書在柏樹下看,張強小時候就把他房子當圖書館用來著。
“是我。”老校長應該已經六十過了,可村裡也沒人真知道他年紀。
在金城的時候,張強倒是聽說老師都是六十歲就能退休,若照著這個規矩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