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撬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家長裡短,從工地走出的大佬,一根撬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頓殺豬飯吃的張強心滿意足。

要說這殺豬飯雖然好吃,可實際上,還真吃不到幾家。村裡三四百戶人家,雖說家家最少都養了一頭豬,可一年到頭捨得把豬殺了自個吃的,其實也沒有幾家。

所謂年豬,對大多數人家來說,不是過年的時候吃肉的豬,是賣了豬才能過年。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幾家親近些的人家,每年輪流著宰一頭豬,自家留上一點,大多數肉還是照著比市場價稍微低一點的價格,散賣給了親朋好友。

只有家庭條件不錯,或者家裡人特別多的人家,養的豬多,才會每逢著過年殺頭豬留著自家吃或者走親訪友。

張強有記憶以來,自家也是年年養豬,多的時候能養兩三頭大黑豬,可也只吃過一次自家的殺豬飯。吃的最多的其實是舅舅家的殺豬飯,每年臘月二十六,母親就會帶著他去舅舅家幫忙殺豬。說是幫忙,其實就是去帶幾斤肉回來。

姥姥姥爺生了四個孩子,每年殺豬後大姨、舅舅、自家和小姨家,一家留一條豬腿。

……

學文家只拿出了半扇豬開賣,很是豪橫的給自家留了一半,殺豬匠負責分肉。要說這殺豬匠也算是十里八鄉一個大匠,本姓朱,外號“豬一刀”。他殺豬隻要一刀,割肉只要一刀,這一份手藝可謂神乎其神。

“豬一刀,你兒子沒來,你不怕你這絕活失傳了?”

“唉。”豬一刀嘆了口氣,“那小子跑出去搞副業了,不跟我學殺豬了。”

“那你豈不是真要斷了傳承?”老話說得好,子承父業,農村人基本都有點手藝在身。農民是主業,手藝就是副業,有會木匠活的,有會氈匠活的,也有篾匠、瓦匠什麼的,農閒的時候,就靠著這點小手藝賺點錢補貼家用。

在手藝可能就是那一輩祖宗給哪個匠人當了幾年徒弟,然後就作為家族的謀生技能代代相傳,往往還傳男不傳女。

張強就跟著父親學了一點木匠手藝,只是他大多時間在學校學習,那點手藝還接不了活。

“我找個徒弟,祖祖輩輩的手藝,總不能在我手裡真斷了傳承。”豬一刀有些落寞,他那犟種兒子,當初不同意他出去打工,打了幾次後,居然偷偷跑了。這臨近過年了,也沒來個訊息,也沒見回家,也不知道人去了哪。

豬一刀有時都害怕他死在了外面。

“真找徒弟啊?”旁人可不知道豬一刀的心事,聽說他找徒弟,立刻就有人插嘴了。可別說,這年頭,殺豬匠真是個好副業,殺一頭豬賺10塊錢加上豬下水,還能吃頓好的,可以說是所有副業裡油水最厚的了。

“我外甥來給我當徒弟呢。”豬一刀一口斷了眾人的想法,肥水不流外人田。

閒話的功夫,半扇豬很快被分割一空,殺豬匠也很對得起自家匠名,要五斤一刀下去絕不會多一點少一點,比杆子秤還準。

張強早早跟學文打了招呼,搶到了一條豬後腿,本來照著馬秀蓮的想法,怎麼也得要腰肉,腿肉瘦的太多,不划算。張強想著腰肉太肥膩了,不愛吃,堅持要了腿肉。

馬秀蓮也便不再多話,丈夫走了以後,當家的就是張強了,在外頭那就是說話算話的,就算是當媽的也不能外人面質疑。

西北人婦人稱呼自家丈夫很有意思,有的地方叫“外面人”,意思就相當於‘話事人’,就是在外面可以做決定、拿主意的惡人。有的地方叫“掌櫃的”,意思就是掌管家裡錢財事物的,也就相當於一家店的掌櫃。

幫著學文家把殺豬現場收拾了,在一群孩子嘰嘰喳喳的反對聲中,顯擺夠了的學文媽使喚著把電視搬進放在了炕對面的四方桌上。

“強子,英子,回家咯。”看著都收拾整齊了,馬秀蓮單手拎起裝在化肥袋裡的二十來斤豬腿,喊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繼承山寨,手下越卷我越強

糯嘰嘰的天堂

道心我恆

小朱仔子

體內有棵樹,分身千千萬

笑臉西瓜

被帝國背叛後,我決定輔佐魔王

殘月狂徒

從工地走出的大佬

一根撬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