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嶽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討媳婦的事不能馬虎,江湖刀兵急,三嶽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月初一日,未時;隨州,隨縣北郊。
一條五六尺寬的土石馬路上,六騎人馬分了前後兩排緩緩前行。
前排三人從模樣看是該是一對夫妻和一個兒子,三人穿著都整潔,微有幾分貴氣。這三人,一家之主居中,夫人在右側,兒子在左側,兒子腰間掛著一柄寶劍,背上揹著一個小包袱。
他們身後十數步處,也是三人,四五十年紀,每人都背了一個大包袱,腰間佩著一把大刀,穿著卻是家丁模樣,顯是前面三人的家僕。
六騎人馬都在小步緩行。
後邊的三個家丁見前邊的主人在隨口談話,而且左右山勢低緩空闊,不用擔心危險,他們三個也邊走邊低聲閒談,消遣時光。
行間,前頭的男主與兒子說到:“六年前,我和你母親販景德瓷去洛陽,歸途走到許昌襄城縣西南的山野時,遭到山賊圍堵,差一點人財兩失,就是少林寺的大和尚救了咱們兩人的性命。”
“從那以後我和你母親就常去寺里布施祈福,時日久了,與大和尚便也很熟識了。咱們家雖有幾個錢,但到底是中小富人家,那少林寺的大和尚是什麼樣人?人家可是一寺之主,管著四五百僧眾,方圓數百里的百姓都知道他的名聲。大和尚能夠瞧得起咱們,咱們真該好好這份福緣呢!”
頓了一下,又道:“七年前關中大旱,餓死了成千上萬的人,飢餓之中再生盜匪,又不知有多少人受苦受難;五年前的夏季黃河發大水,聽說又沖毀了兩岸三四千戶人家,一時山東地區偷搶成風;四年前徐州爆發瘟疫,聽說病死的民眾達五六萬之多;三年前西蜀出現大地震,又死了三五千人。”
“這只是見於各地府冊的大災大難,而其他不見府冊的小災小難,更是難以計數的啦。人生苦短,這話說的可真沒錯。要不是放不下這點家業,放不下你,我與你母親恐怕還真要隨大和尚到寺裡修行去了呢。”
“大和尚說我和你娘都心善,有修佛之根,放不下家業的話,可以在家修行從善。那寺裡給我和你母親謄抄的《楞嚴》、《金剛》、《地藏》、《華嚴》、《無量壽》等佛家經書,便是讓咱們居家修行用的。”
“其實人生苦短,咱們普普通通的人家,一生能平平安安的,一家人能在一塊,就是莫大的福分了。我和你母親都是黃土埋過半身的人了,年老嚥氣之前能盼見你討個媳婦,結個姻緣,小兩口歡歡喜喜地生幾個孩子給咱們抱一抱,我們也就知足了。”
男主名叫夏衍福,是個做買賣的商人,他兒子名叫夏笙。
聽了父親的話,夏笙道:“父親你可別說這些土埋氣斷的話,孩兒還盼你倆能活過一百歲去呢!咱們家一有餘足便積德行善,一家三口都心地善良拜菩薩,我想菩薩也會保佑咱們歲歲平安的!”
夏衍福與夫人聽到兒子的這句話,雖然知道古往今來活過一百歲的人寥寥無幾,但還是感於兒子的愛心與孝心,欣慰地笑了笑。
夏笙又道:“至於討媳婦的事,那得看姻緣怎麼樣了。我常聽人說,姻緣來時,擋都擋不住,姻緣沒來,就是燒香拜佛,也求不到。再說了,孩兒不是也才二十來歲,還年輕的嘛!”
夏衍福道:“二十歲不小啦!這一年年的,光陰快得很,一個轉身,三十歲可能就過去了,到那時再想討媳婦,可就難了!街坊裡那些三四十還沒討得老婆的光棍漢,你也不是不知道,家裡也沒有多少錢,這輩子只能在家裡做個沒有光腦袋的和尚了!”
夏母道:“你爹說的也有道理,這個事情可不能掉以輕心。咱們家就你這麼一個兒子,我和你爹都盼著你好呢。”
夏衍福道:“也就是你一個兒子,要是你不能成家,咱們老夏家,可就得絕了後啦!真要那樣,等我年老嚥氣了,到了九泉之下,可怎麼有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