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嶽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章 拜鼎教的第一高手,江湖刀兵急,三嶽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嵩山太室山在嵩陽縣。
許昌距離嵩陽縣大約二百里,這個距離不算太遠,快馬一天滿滿也能實現一個來回,兩天的話,時間就充裕得很了。
許昌與嵩陽之間隔著陽翟縣(今河南禹州縣級市),正好處於兩者之中。
八月二十這天午後未時,江天鼎率領教中的東方青龍護法羅章龍,南方朱雀護法李寒雲,以及寄身拜鼎教的張曳白,張曳白從逍遙派帶來的一二百人員。
另外還有拜鼎教的五大堂主、二十香主,總共三千五六百人馬,浩浩蕩蕩地走入陽翟縣南郊,正往東南側的許昌趕去。
這裡距離許昌西北的拜鼎教百丈山已經不遠,頂多兩個時辰的路,趕得順利,傍晚之前能到百丈山頂。
江天鼎這一次是專程去嵩山太室山“請鼎”,其實是拿回當年江廣林寄存於同母異父弟弟,嵩山掌門範百錄的太室山中的“神龍”大寶鼎。
此時,江天鼎既然走到這裡,而且是回程,那麼大寶鼎自然就是拿回來了。
這神龍鼎是四方四足兩耳的青銅大鼎,四方象徵著東南西北四方,也就是天下的意思。大寶鼎約千斤重,裝載在一輛兩匹大肥馬拉著的大馬車上。
其實一匹馬也夠用了,只是為了體現莊重與氣勢,江天鼎故意使用了兩匹大肥馬,連馬車也是極具氣派的大馬車。
大馬車走在三千人馬當中的,前頭是數十個騎馬武士,再往前是江天鼎和張曳白、羅章龍、李寒雲四人,再往前是兩個堂主帶領的一千來人馬,其中包括八個香主。
大馬車往後是三個堂主,十二個香主以及近二千教眾。
隊伍前後綿延了半里長,三個堂主和十二香主都是按照一定的人數間距排列的。一路逶迤而過,加上人馬上立有拜鼎教特有的旌旗,獵獵秋風中,旗幟迎風招展,氣勢雄偉。
出縣城已七八里,馬路兩側有荒林,林子中的楊樹、梧桐、銀杏、松柏,長得很高大,遮天蔽日。
正這時,忽然一聲口哨聲響,跟著大馬路的東一側,忽然躍出數百蒙面弓箭手。
數百人同時躍出,手上的弓箭也已上弦拉弓,繼而同時把箭矢放了出來。
一大片簌簌聲響中,數百箭矢同時向大寶鼎前後的數百人馬射去。
負責前鋒引路的那個堂主驚叫一聲“有埋伏!”,其實看得見的人也都知道有埋伏了,而且是中埋伏了。
前鋒堂主那聲“有埋伏”叫出時,大寶鼎前後的一兩百人已經中箭了。
江天鼎四個也在當中,不過他們四個個個都是頂一流的高手,那些箭矢根本傷不了他們。
江天鼎的馬鞍上掛著一把劍,但他沒有把箭拔出來,直接用手掌一抄,就抄過了射來他跟前的三支箭矢,跟著反手一擲,三支箭矢極速往回射去。
這一下,因為有江天鼎高深的內功催發,箭矢飛得比剛才還快,對方三人猛然一大驚時,應聲而倒,立時斃命。
張曳白內功和掌法都非常厲害,他也沒有拔出兵刃,左右手掌接連揮出,當場就把挨近他跟前的五六支箭矢擊得粉碎。
羅章龍和李寒雲可能稍微遜色一點,他倆動用了兵刃,其中羅章龍的兵刃是一根特製長鐵槍,他急把大鐵槍揮打,同時鐵槍比普通刀劍要長,因此把五六根近前的箭矢都擊斷成了十多小段。
李寒雲的兵器的是一根特製的軟鞭,差不多一丈來長。她一鞭子打出,頓時就打落了七八根箭矢,其中受力重的三四根,也當場碎裂。
此外出手的還有四五個堂主和香主,他們也多半擊落了射向他們的箭矢,基本沒有人受傷。
但其他受傷的二三百香主以下的教員頓時就亂了。
這一刻,教主江天鼎感到非常震怒,他有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