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文武的重要性
十四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二章 文武的重要性,大唐:就嫁一個公主,還想求我出山?,十四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絕非僅僅是下官說出來這幾位。”
“大唐以武力治國,每一塊土地,每一座城池,都是真刀真槍,大唐將士悍不畏死,浴血奮戰下打下來的。”
“隋末唐初,北有劉武周、南有杜伏威、河北竇建德、洛陽王世充、甚至還有舊隋的勢力在割據天下。”
“而最終笑到最後的是我們大唐,因為在場的諸位大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簡單闡述一番大唐的立國之本,同時奉承群臣,沒有他們的努力付出,根本就不可能會有現在的大唐。
這些個開國元老,每一個人的功勳都是無比的厚重。
但是他們昔日所創下的功績,除了他們自己以外,旁人或許早就淡忘了。
可是現在,被這個年輕人提了出來,再次讓他們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很是讓人懷念。
尤其是當初的大唐,四面楚歌,而這小子提出來的幾個人,哪一個不是梟雄。
群臣看待沐九歌的目光越發欣賞起來,年輕人就是喜歡說實話,不懂得什麼叫阿諛奉承。
而上了年紀的他們,就喜歡聽這這樣的話語,大唐之所以會成功,的確是他們的功勞。
“所以說,大唐立國,這些武將大將軍們功不可沒,沒有他們的悍不畏死,就不會有如今的大唐。”
“可是隨著大唐越來越強大,昔日那些想要與大唐叫板的勢力,早已經是分崩離析,要麼就是被覆滅。”
“而武將們的戰鬥越發少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文官便開始展開了自己獨到的手段,開始幫助大唐治理江山。”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沒有文官嘔心瀝血的付出,大唐也不可能會如此迅速的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
“如何讓大唐的子民安居樂業,首先就是要幫助他們擺脫貧困,所以大唐內部提倡的一個又一個治國方針,不都是出自文官的手筆嗎?”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所以下官想說的是,大唐之所以走到今天,是離不開你們這些有才之輩的。”
剛剛自己提到,大唐以武力開國,大大提高了武將的存在感,讓一眾武將心花怒放。
生怕被這些文臣記恨上,所以再次開口作出這種結論。
國家繁榮富強,本身就離不開文武,這兩類勢力,完全就是相輔相成的。
可以說武掌外,文主內,彼此相互扶持,誰都不能拋棄誰。
“好……說的好……”
自從大唐立國開始,文官與武官就一直是水火不相容。
如今經過這個少年郎的分析後,果然讓他們老懷甚慰,這小子果然是人才,對於朝政大事有著獨到的見解,遠非他們所能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