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飲長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節,理想型娛樂圈,醉飲長歌,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己和以前的自己相比較,就能發覺不知不覺間, 他已經有了許多改變了——不管是他自己,還是周圍的人。
好的變化,總是讓人感到愉快的。
楚秋和張大力一人拎個小巧的行李箱, 裡邊裝的全是輕便的秋裝和夏裝,羽絨服和毛衣都脫了, 搭在了手上。
小成本電影, 所謂的小成本, 就是要多省有多省。
楚秋其實是不需要太省著的,但奈何提議都被郭曠直接否決了, 郭曠的電影向來不需要多高的投資, 因為大投資往往緊隨而來的就是資本綁架,這對於一個不擅長商業片的導演來說就是噩夢。
所以郭曠自有自己的一套行事風格。
比如說, 他對於資本會習慣性的拒絕, 會自己做個精確到百位數的預算表, 在其基礎上慢慢增減。
因為成本有限,所以郭曠通常都是帶著人直接去取實景,至於群眾演員, 就找當地的人,兩百塊錢一天,多的是人願意演。
郭曠的電影都沒有什麼大場面,楚秋印象裡最多的,也不過是六人同鏡頭。
當然了,作為素材拍攝的人群往來的鏡頭不算在內。
郭曠的這種行為,說好聽點是精打細算,說難聽點是摳門。
比如這一次來拍《向陽而生》,劇組滿打滿算十一個人,楚秋、郭曠、張大力加上心理醫生和母親的演員,然後是三個攝影師,一個打光師,一個化妝師加上一個助理。
相比較別的劇組,簡直寒酸得不行。
——唯一讓楚秋覺得摳門也不錯的方面,大概就是跟著郭曠,總能夠找到一些隱秘而風景極佳的地方。
他們下了飛機,坐了四個小時大巴,又坐了四十來分鐘的摩托,才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目的地是一座小城鎮。
這座小城鎮依傍著山,面對著海。
——與其說是城鎮,不如說是個小漁村。
據郭曠說,這鎮上,能喘氣的東西加起來,都沒超過五百個。
鎮上的建築稀疏且老舊,隱約還能看到建築上磚牆與石板的痕跡。雖然多少都帶著一些現代化的氣息,但海風侵蝕之下,也爬滿了斑駁的汙痕。
椰樹與熱帶的灌木肆意的生長在道路兩側,隨著風安逸的搖晃著,沙沙聲仿若一首輕快欣悅的歌。
剛踏入這座城鎮,楚秋就明白了郭曠為什麼會選擇這裡。
明麗、燦爛、生機勃勃卻又因所依傍的山而顯得壓抑封閉。
典型的郭曠式電影的鏡頭與色調。
楚秋他們到來的時候已經接近了黃昏,太陽半邊臉露在海面上,將天空海洋與這座城鎮染成一片和諧的橘黃。
這座城鎮上沒有正兒八經的旅館,只有一個招待所。
招待所裡統共就六個房間,其中四間都只有一張單人床。
招待所的老闆跑遍了鎮上,才借來了三張行軍床,於是無奈,除了被單獨剩下的一位女士之外,其他人兩兩共住。
鎮上一次性來了十一個外人,這在這座封閉的小鎮裡可是一個大新聞了。
楚秋他們剛放好行李下了樓,就已經有不少人圍了過來,看猴子一樣驚奇的看著他們。
這群從事娛樂圈行業的人對這種情況並不陌生,演醫生的那個男演員長得帥氣成熟,並沒有對這種情況表現出反感,只是溫和的問招待所老闆哪裡有飯館,而老闆尷尬的撓了撓頭之後,說:“沒有飯館,我們都是在家吃的。”
“找什麼飯館啊,來我們家吃嘛!”一個女孩兒抄著一口口音濃重的普通話說道,她兩眼亮晶晶的看著這一行人,“這個點都吃得差不多了,我家今天採了不少海,還沒做好,你們去我家嘛?”
周圍一群圍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