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樣有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八章 漢唐集團的捕鯨文化(八),我們的1654,小樣有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理愉快地答應了。
鄭三爺鄭斌提筆給大哥寫了一封密信,詳細說明了糧食產自海上的思路。他大哥永勝伯鄭彩想都沒想,責令三弟全權負責,需要什麼直接說明即可。
漢唐集團直接拒絕了鄭家要十套相關裝置的要求,最多五套!因為潘家也同樣提出了要求,這個紅星工業區實在忙不過來------直到鄭斌拍著胸脯說:“李董,莫非你不信我鄭斌的允諾嗎?五個能用鐵錘子打造出鐵花朵的工匠,全家到你工業區,行不?”
“手鍛能達到這個技術?”
李子強董事半信半疑。
“絕對!”
好吧,李子強董事只能選擇再加班了。
潘家家主潘擇臣現在在臺灣笨港。事實上,他當初把大公子潘琦安排到這裡,本就是一個開花分枝之舉,只不過沒有想到這一枝花開得還不錯,比想象中的要好得多。
笨港地區有一條笨港溪,正好將整個地區一分為二,潘家來這裡後,批給他們的商業區被指定在溪南,鄭家則在溪北。
這兩家發展的思路不同。
鄭家以承包租種荒田為主,交易目標僅為解決福建地區的米糧,當然,也要交出三成來給漢唐集團------漢唐集團在赤嵌的農業公司則為他們提供了技術支援,還有讓他們想象不到的高產良種,這裡面還有一些他們沒有見過的品種------具體如何管理,就完全聽從他們的吩咐,這算是鄭家在此地的一個糧倉基地了。
潘家則是把一部分商家佈局於此。可以向西與廈門,向西南與廣州和澳門,再向南與馬尼拉做交易,特別是與小日本的交易更是方便多了。
可以說,潘家當時想以廣州為根基,以笨港為前進基地,應該算是一個正式布子。
這個系統一開始執行良好。
臺灣的水泥、木炭、雪鹽,特別後來的雪糖,一下子把這種交易的內容增加了不少份量。
當然,潘家原本的綢緞、瓷器、茶葉這三大樣一直也不愁銷路,幾十年來,潘家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上貨、運貨、出貨的體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