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樣有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夢,我等的夢,我們的1654,小樣有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惜的是,這個永曆中興只是一個美麗的“大明夢”,它的體制不變,它的系統結構不變,它的核心利益不變,一切還是照舊了。
當在閱江樓前秣馬厲兵,抗清武裝日益壯大之時,披雲樓裡卻出現了爭鬥的聲音,同時還伴隨著不停的辱罵。
明代黨爭源起於萬曆年間,主要是“東林黨”與它的對立面閹黨,前後延續了五六十年。
長期以來,朝廷內部互相攻擊,互相傾軋,內耗日益嚴重,這一點是導致明朝滅亡的重要因素。
儘管唐朝時期有過牛李黨爭,北宋時有改革派與保守派之爭,但是可能由於某些原因吧,黨爭現象在明大陸上似乎是永恆的現象……它一定會持續很久很久……原因是什麼,就不去想了,頭痛。
在這個短短的永曆中興期間,在大敵仍然當前的局面,官員們本應精誠團結,同仇敵愾才是,誰知當這個政局稍稍穩定了一些的時候,諸臣卻置抗清大計於不顧了,黨爭的痼疾死灰復燃。
他們為什麼不吸取經驗教訓?
漢唐集團的人中,有一些人認為,這是因為儒家文化中,缺少一條叫“妥協”的觀念……這似乎與道德二元論有關係,但這個結論也有一些人不同意,雙方也在網上爭吵得厲害,但好在這是學術之爭。
真理不辯不明,黨爭越爭越死!
永曆朝廷的黨爭主要是指楚、吳兩黨。
楚黨為首者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袁彭年,以及被吳黨攻擊為“五虎”的吏科給事中丁時魁,戶部給事中蒙正發,兵部給事中金堡,金都御史劉湘客,他們均為晚明東林黨餘緒,其後面為降將李成棟之子,錦衣衛指揮史李元胤。
楚黨在永曆朝廷佔上風,他們不但攻擊吳黨官員,最致命的是不願與農民起義軍聯合抗清。
吳黨主要人物為東閣學士王化澄、朱天麟,宦官龐天壽、夏國祥等。這班年歲較大的老臣,還得到永曆帝之母馬太妃的支援,實為明末嚴嵩、魏忠賢等閹黨之餘緒。
他們雖處於被壓制地位,卻主張與農民起義軍聯合抗清,這個見解顯然正確。但是黨爭的實質早就脫離了正確和錯誤的範疇了……這次的兩黨之爭,宮廷內他們唇槍舌劍,宮廷外他們兵刃相見,暗殺,明殺,死傷無數。因參與者眾,永曆帝措手無策,徒喚奈何。
當整個體系都在忙著站隊,忙著鬥爭時,作為老大的永曆無論如何高喊,要大家緊密團結在以他為領導核心的身邊時,也是無用的。
這時候的政治沒有對錯,沒有美醜,只有立場了……
清代學者全祖望曾經有詩曰:
當年草草構荒朝,五虎猶然鬥口囂。一夜桂花(暗指桂王朱由榔)零落盡,沙蟲猿鶴總魂銷!
詩人將南明失敗的原因歸咎於“五虎”,雖有偏頗之嫌,但對黨爭引起的嚴重後果,卻說得極精闢。
1649年這一年的深秋,黨爭愈演愈烈,許多工作無法進行,從沒有建設性的意見,永遠只會拆對方的臺,這樣,這個南明實力日漸式微,大臣互懷異心,將士鬥志渙散。
最令人扼腕的是,一支支能征善戰的農民起義軍因受楚黨排擠,他們要補濟沒有,要策應沒有,甚至連個名頭都不捨得給,我大明的官職豈是輕易給予的?
農民起義軍的戰鬥力逐漸減弱,一些將領拉走隊伍歸隱山林或投降清軍。
在經濟上,此時的永曆朝廷,因楚黨排斥異已,官員走失者眾,銀庫亦已空虛。雖然永曆二年起大量鑄造“永曆通寶”銅幣,那也只是杯水車薪,連皇上每月的伙食費都只有24兩銀子。
當然,內府裡還有其它進項,以供永曆個人花銷。
這還是在廣州那面,不停地解遞些物資前來支援的前提下才有的------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