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4章 舊帝國之落日十七是獨立不是拋棄,遊戲民國,大羅羅,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洋艦隊旗艦,中山號。
指揮中心內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整個印度洋戰場上的最新情報和戰況就透過這些電話,從通訊中心傳遞到這裡,而一道道作戰命令也是透過這些電話,從臨時負責指揮南洋、西洋艦隊的陳思海軍上將的口中,傳遞到通訊中心,再傳達到分佈在印度洋各處的中國海軍艦隊和基地中去。
陳思是在30分鐘前接到趙正海軍大將的命令,接過南洋、西洋艦隊的指揮權的。趙正的旗艦臺灣號在之前同英國艦載機的搏鬥中受了中創,航空甲板上捱了一枚225公斤的半穿甲炸彈,飛機的起降能力減少了一半。不過這並不是臺灣號退出戰鬥返回新加坡的主要原因,造成臺灣號無法履行“兩洋艦隊”聯合旗艦責任的是由一架劍魚式魚雷轟炸機發射的一枚760公斤重的航空魚雷。這枚魚雷在臺灣號艦體艉部開了一個十幾米寬的大洞,湧進了上千噸海水,淹沒了好幾個隔艙,造成航空母艦出現了15度傾斜,最後不得不注入近兩千噸的海水保持平衡,而且更嚴重的是,從艦艉部破口湧入的海水還一度湧進了動力艙,雖然經過全力搶修後終於將海水排出,不過該艦的動力系統還是嚴重受損,航速下降到了不足12節,不得不退出戰鬥搖搖晃晃開回新加坡去修理了。估計,沒有兩個月,這條中國最強大的航空母艦是甭想重返戰場了。
不過,相對於臺灣號航空母艦在這次印度洋大海戰中起到的作用,現在這點損失根本是微不足道的!因為坎寧安和他的印度洋大艦隊,為了消滅這個“誘餌”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不僅“光輝”號航空母艦遭遇重創(實際上已經自沉),更嚴重的是突襲臺灣號的艦載機群損失了超過六成的飛機,而且剩下的幾十架管鼻燕和梭魚(劍魚式全部被消滅)還被285架fw-190c和a-4b尾隨……如果這些英國艦載機飛行員不選擇在半途投海自盡的話,他們的航空母艦可就難逃覆沒的下場了!
那些英國艦載機飛行員肯投海麼?陳思黑黝黝的臉膛上露出幾分嘲諷,這些西洋鬼子到底是比東洋鬼子怕死的。如果他們不是為了那一成兩成的活命機會,大可以開著艦載機來撞臺灣號航空母艦,就像曰本人的神風特攻隊一樣,那樣臺灣號現在一定已經沉沒了。看起來經此一戰,英國皇家海軍已經不再是中國海軍的一個對手了!他們是時候滾回歐洲去保衛那三個小島了。而美國太平洋艦隊看起來也沒有復興的時候了,未來的太平洋就是中國和曰本一較高下了……“長官,艦載機群發現了一艘英國航空母艦,好像是勇敢號。”正在陳思琢磨著中曰之間什麼時候會撕破臉之時,西洋艦隊參謀長宋達少將又給他帶來了個喜訊。
50分鐘前被雲鷹12號水上飛機的雷達搜尋到的英國艦隊現在已經被西洋艦隊四艘航空母艦所派出的艦載機發現了。
西洋艦隊的四艘母艦除了旗艦中山號是正規航母之外,其餘三艘都是由商船改造的“黑龍江”級,只能搭載50架飛機,整個艦隊的艦載機(不包括水上飛機)一共只有230架,這波空襲,陳思派出了180架,其中a-4b俯衝轟炸機有140架,fw-190c戰鬥機40架。而英國的勇敢號最多隻能搭載48架艦載機,眼下大部分已經被派出去作戰了,留下守家的頂多也就是10架8架管鼻燕,根本不值一提!這艘勇敢號,看起來也算是報銷了,現在就等著那些返航的英國艦載機把南洋艦隊派出來的285架艦載帶到剩下的那兩艘英國航空母艦那裡去了。
……藍天白雲,碧波粼粼。
春季的印度洋的景色是絕美的,空氣也格外清新,讓人有種心忍不住想葬身於此的想法……呃,後世到印度洋旅遊度假的中帝國主義的公民們大概是不會有這麼奇怪的想法的。不過在1939年4月的那場海空大戰中,正駕駛著一架彈痕累累的管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