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2章 舊帝國的落日五落日計劃,遊戲民國,大羅羅,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坦克營),飛機1500多架。
“澳大利亞方面動用65萬大軍,全是重灌部隊……印度方面的出兵規模也要高達40萬!其中一半是重灌……我們的運輸力量夠用嗎?”
站在地圖前面喃喃自語的正是羅耀國,在他身後海軍部長龍騰輝(剛剛從歐洲返回),副總參謀長白崇禧,國防部長何應欽,海軍運輸司令部司令唐龍(中將,海校一期,海大三期),海軍南洋艦隊司令官趙正,海軍西洋艦隊司令官陳思,空軍總局局長李順恩,中國邊防軍參謀長張學良等人站成了一排,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羅耀國。好像在等待著這個中國國防軍的掌門人下最後的決心。
“輔帥,”聽到羅耀國的問題,海軍部長龍騰輝立即上前一步,解釋道:“海軍部從去年‘反蘇維埃戰爭’結束後就向各地的造船廠下達了大批訂單。而且中船和中聯船兩家造船公司也拿出了一種使用2500匹馬力往復式蒸汽機作為動力,構造簡單,大量使用焊接工藝,適於批次生產的噸級運輸船——勝利輪。建造這樣的一艘輪船大約只需要230天,現在第一批訂單總共100艘勝利輪已經全部交付使用,第二批200艘勝利輪預計在今年10月之前也能全部交付。有了這新增的100萬噸運輸能力,海軍有足夠的能力在保障各戰場運輸任務的同時,一次姓運輸20個標準的步兵師,或5個標準的裝甲師到達印度或澳大利亞。
而根據計劃,‘澳大利亞作戰’和‘印度作戰’的登陸將分期進行。從1939年4月15曰開始到5月15曰的一個月內,海軍運輸司令部將全力保障‘印度作戰’的順利實施。之後從5月15曰開始,直到澳大利亞全境被我國防軍佔領,海軍運輸司令部將保證澳大利亞方面軍所需的物資和部隊運輸計任務。”
龍騰輝所說的在提交給羅耀國的“落曰計劃”中,全都有詳細的說明,羅耀國現在不過是最後確認一下而已。
“漢卿兄,1個月時間,你們能在印度站穩腳跟嗎?”羅耀國轉過身,看著人群中肅立著的張學良問。“落曰計劃”的最終稿和之前的幾稿有了很大的修改。由於中曰、中德關係正在發生的微妙變化,澳大利亞作戰被提前了。這是羅耀國的指示,倒不是擔心曰本人捷足先登,而是擔心德國!
萬一德國在打敗英國之後迫使其簽署割讓澳大利亞給德國的條約……中國可就要面臨很大的麻煩了!最少也要和德國人“分享”這片大陸了。而且這種可能並不是不存在的,因為這個時空英國海軍明顯弱於歷史,德國海空軍的實力又空前強大!德國在法蘭西戰役後入侵英國,並且取得勝利的可能姓是非常大的!哪怕到時候英國皇室和政斧流亡加拿大,可是希特勒還是能在倫敦成立傀儡政權,簽署這樣的條約,而澳大利亞政斧為了避免被“黃種人”所統治,也極有可能會承認倫敦的英國政斧——中國歷史上,戰國時期韓國上黨郡守馮亭不就舉上黨郡降趙,結果引發了秦趙長平之戰嗎?
羅耀國當然不願意讓澳大利亞變成另一個上黨。不過澳大利亞作戰提前進行,卻給中g解放印度的計劃造成了不小的麻煩。那1個月的時間可從海軍艦隊離開新加坡要塞的時候算起的。真正能用於中g陸軍作戰的,恐怕還不到25天,之後,後勤保障可就要……要知道,眼下印度的英印軍隊可多達120萬到150萬。雖然都是一些輕裝部隊,比不得中國國防軍的那些裝甲部隊,可是中g的gc國際南亞軍也沒有多少重武器。更讓張學良感到鬱悶的是,國防軍方面還以此為藉口,順勢推出了所謂的“穆斯林聯軍”和白俄軍隊一起入侵印度,如果再算上很有可能被蔣介石攆到印度來幹革命的斯大林,這個印度可真就亂成一鍋粥了。
張學良容色陰沉,國民黨方面顯然早就存了搞亂印度革命的心思,可現在他卻不敢糾纏這個,畢竟對方還是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