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1章 貨幣戰爭 二,遊戲民國,大羅羅,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鹽業銀行總經理吳達銓(吳鼎昌)沒有來以為,其他人都來參加咱們中國聯合儲備銀行的成立慶典了,而且就連鹽業銀行也入了中國聯合儲備銀行的商股。”張學良微笑著侃侃而談。

毛澤民的臉色平靜看不出喜怒,只是靜靜聽著,等張學良說完,他才又問:“那南方的十大銀行目前在京津地區的經營情況怎麼樣?他們掌握了多少資金和市場呢?”

“南方十大銀行就是中國、交通、通商、廣東、東亞、和豐、華僑、中興、浙江、四明等行。”張學良掰著手指頭,笑呵呵地開始介紹起“十大銀行”來了:

“其中交通銀行是北洋資本和曰本資本所共同控制的,它的營運重心也是在京津地區。剩下的九大銀行,也只有中國銀行和中國通商銀行在北方有一定的市場以外,其餘都是立足於南方的大銀行。特別是廣東、東亞、和豐、華僑、中興五行根本就是南洋資本和廣東資本所控制的,現在它們在北方根本就沒有分行。而浙江、四明兩行則是被江浙財團所控制,主要的市場也是在上海和江浙地區,只是在天津開設有分行,不過業務規模不大。”

“……所以現下燕京、天津真正有影響力的中資銀行就是北四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通商銀行、東三省官銀號、邊業銀行、山西銀行,一共十家。而外資銀行則是以英美資本的麥加利銀行、滙豐銀行、有利銀行、花旗銀行,以及曰資的朝鮮銀行、橫濱正金銀行、臺灣銀行為主。其中的北四行、交通銀行、東三省官銀號、邊業銀行七家以中資為主的銀行是站在我們一頭的,此外曰資銀行也是支援我們奉系的。而國民黨右派那一邊則是中國、通商兩家銀行唱主角,此外四家英美資本的大銀行也有可能支援他們。山西銀行和其餘的中外資銀行估計會保持中立。”

聽完張學良的介紹,毛澤民的眉毛擰得更緊了。這個聽起來怎麼有點像打仗的樣子啊?不就是把京津市面上的法幣全都換成銀元券嘛,這個難道不是一條命令就能解決的嗎?這些奉系軍閥的行政效率也著實太低了……

(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緋色豪門:高冷總裁私寵妻

雲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