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0章 兄弟鬩牆 二 養寇,遊戲民國,大羅羅,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民國20年的四月底的東北,已經是一片充滿春意的宜人景象。漫長的冬季和戰爭到了這個時候終於完全過去了。黑油油的肥沃土地上面已經開始了耕耘播種。封了一冬的老林子這個時候也熱鬧了起來,揹著獵槍的獵人們在裡面來來往往。南滿和北寧鐵路線上面,火車的班次也密密麻麻。此時的遼寧省已經被國民政斧所統治,和關內國民黨統治區的聯絡得到了空前加強。國民政斧對於這麼一個位於國共交界處,直接面對著中g的土地是空前的重視。而且這個省份還有相當豐富的煤炭、鐵礦石、油頁岩、糧食,還有相當發達的工業。在歷史上這裡可是當時中國重工業最發達的地區,擁有中國最大的兵工廠和鋼鐵廠,而在這個時空,這些工廠和礦山在第一時間就吸引了來自南洋和江浙的財團的注意力,大量南方過來的商人將前往東北的道路塞得滿滿的。在這裡收購關內工商業所需要的原料,收購那些處於停產狀態的原東北軍當局和曰本人的工商企業。根據國民政斧行政院估計,由於遼寧省擁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和極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在那裡發展重工業將是速度最快和成本最低的,只要資金、技術到位,最多五年遼寧省就能夠建設成為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而屆時的中國也將最後完成工業革命,真正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成長為擁有強大國力的工業國!

事實上,在另一個時空,曰本正是透過佔有遼寧的煤鐵資源,實現了他們的鋼鐵產量從9.18前後的200萬噸到二戰中最大的900萬噸的飛躍式增長!而現在,曰本這個惡鄰已經永遠失去了染指這片肥沃富饒土地的機會了,包括南滿鐵路和關東州租借地在內,已經全部被國民革命軍所收復。

現在的瀋陽街頭,已經看不見那些總是穿著式樣蹩腳的洋服的曰本南滿株式會社的職員,也沒有了半公開開設鴉片館的朝鮮人。這些曰本人和朝鮮人大多和關東軍一起撤回了朝鮮,甚至連那些不甘心當亡國奴的朝鮮“志士”也被國民政斧強制遷移到了關內製定的區域集中居住。和gcd不同,國民政斧從來就不承認朝鮮族人是中國公民,只是將他們當成難民對待。因此除了少數讀力軍的成員以外,大部分的朝鮮人不是退回朝鮮半島就是轉到吉林省去投靠中g了……在那裡又是另外一個世界了。

這個時候在東北的政治格局,卻也是非常複雜的。遼寧省在東北抗戰結束後成為了國民政斧的轄區,在“西安事變”中投靠了國民黨的郭松齡此時被任命為遼寧省主席,全面負責領導遼寧省的民政。此外還有一個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部的牌子也在旅順原關東軍司令部舊址的門口掛了起來,而不是遼寧省保安司令部!三省的保安總司令長官就是李宗仁陸軍大將。這位歷史上的桂系首腦在這個時空被白崇禧拉進了羅耀國一系,所以倒也是頗受重用,成為了東北國民黨軍的最高統帥。他的保安總司令部除了十幾個步騎各半,由晉軍改編而來的保安團之外,還有六個國民革命軍步兵師和一個讀力重炮兵旅。此外在旅順還駐紮著國民革命軍海軍北洋艦隊,和一個戰鬥航空團的空軍。有了如此強大的武力作為後盾,這位保安總司令長官無論是同鴨綠江對岸的曰本人,還是和吉林省熱河省的gcd人打交道時,都是一副極為囂張的氣焰。

吉林省此時雖然已經是一片赤旗的海洋,不過中g在吉林省卻沒有立即開展土地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只是宣佈了減租減息,對城市的工商業則予以了保護。這種比較溫和的政策也讓他們迅速在吉林省站穩了腳跟,生產和生活也漸漸恢復正常。此外沿著已恢復運營的南滿鐵路陸續到達東北的還有多達百萬來自關內的中g擁護者和幹部的家屬。如何妥善安置這些新移民現在成了中g所面臨的一大難題……畢竟是百萬人的大移民,就算有國民黨提供的上億公斤的糧食和鐵路運輸的便利,也是一項極為艱鉅的任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緋色豪門:高冷總裁私寵妻

雲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