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頁,我當太后這些年,刀豆,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管事,沒有事權。
官員的升降、任免、考核,朝廷的用度、開支,功、刑、賞、罰,全都在尚書省。
其實事權才是最要緊的。
她第一步做的,就是將尚書省處理過的公文,交付中書審核,審核完再呈遞到皇帝的御案前。又另設了門下省負責起草政令,又將上傳下達的工作分屬內侍省。這在實際上,就是將原來中書省的事責一分為二,一半給門下,一半給了身邊親信的宦官,實際就是攥在了自己手中,而將尚書省的工作、大部分事權轉移到中書,將原來的尚書省架空了。
李益看起來官職沒有絲毫變動,但實際的權責近似於錄尚書事。只是構建初成,還需要慢慢調整,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轉過來的,至少要一年半載。因為太后剛剛主政,恐株連太多,或者過多的提拔自己人,會使朝臣生疑,朝廷不穩,所以才用這釜底抽薪,另起爐灶的法子。
而內宮是她的地盤,變動就大得多了。
內宮一府六局,中樞在內侍省,也喚做內侍監。內侍監不但主管帝後的飲食起居,且已經將手伸到前朝。楊信被提拔為內常侍,參與乙渾一案的調查審理,和司隸校尉府緊密合作,而今炙手可熱。
楊信今天找他倒不為公,只是為一件私事。
楊信送給了他一樣好物。
只見這東西薄如蟬翼,顏色潔白透明,好像魚肚,一片盛在小匣子裡。楊信遞給他看:「李大人猜猜這是做什麼用的?」
李益用手拿起來,捏了捏,感覺薄而脆,有韌性,本身應該是有彈性,只是風乾了。應該是從某種動物身上取下來的。他將這物放在鼻端嗅了嗅,卻無任何異味。
感覺像是吃的東西,燕窩魚翅之類的,但吃的東西怎麼放在這裡,怪想不通的。
「好像魚肚。」李益不解說,「是進補的?」
楊信看他猜不出來,也就不跟他打啞謎,笑說:「不是魚肚,不過也差不多了,這是羊腸。是男女房中用的。」
李益「啊」了一聲。
他顯然是吃驚了。
小心翼翼將其物放回了匣中,他有點尷尬。但畢竟也是成人,倒不至於為這種事臉紅,他笑了笑,解嘲道:「我還以為是花膠之類的,用來熬湯進補的呢。」
楊信說:「這是取公羊的小腸,剝去表面的脂肪,颳去裡面那一層,才得這個東西。用的時候,需要先在熱水中浸泡,抹上油脂,男人戴上,有避孕的奇效。」
李益低聲道:「這是太后的意思?」
楊信笑說:「不是,是我得了這麼件東西,心想李大人或許用得著,所以送給李大人。其實娘娘的身體,李大人也知道,除了幾年前流產過一次,這麼多年了一直不曾有孕。應當是不會有什麼危險的,只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是當心著一些才好。娘娘和李大人畢竟都還年輕,若是有什麼意外,後事處理起來怕有些麻煩。」
李益懷揣著這小盒子,心裡有點鬱悶。
避孕。
其實這件事他是留心的,兩人在一起的時候,他全程都會小心,也會算日期。但這種話從旁人嘴裡說出來,就有些扎人。楊信的話直白的提醒著他,這段關係的不倫。只能是一場歡愉,不能白頭到老,也不能孕育兒女。沒有結果的。
李益強迫自己忘了這件事,將注意力轉到她的病情上。她先前流產,落了病根。
李益離開了內侍省,又去了一趟太醫署。
下午處理了一會朝事。
傍晚時分,他開始收拾桌案,叫車夫準備馬車,一刻鐘送他去銅駝街。
他有一位朋友,擅長醫術,先前給馮憑治燒傷的藥方就是從這位朋友手裡得來的,很有效果,他準備再去找一找,再問一問她現在的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