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寥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白蛇氣息過高警告,大明,長生以後,江天寥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生文明通往覺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眾生透過輪迴不斷修行那累世的義,直到皆渡彼岸。那通天的義,便是勾連天地的崑崙。——《人道全書》

……

“哦,也對,大人您要養飛劍,是沒錢哦。”

“我連用的法劍都是入學時免費發的見習法劍,你看我像養得起飛劍的樣子嗎?”

“那大人您的錢呢?”

“家裡孩子多,替他們買丹藥了。”

“孩子多?”

“五十多個吧。”

“五……”

“我養濟院出身的,有問題?”

趙合德這才明白蘇彧為何是窮光蛋了,像皇家劍修學院,每個月的津貼至少是五萬,還有各種獎學金。

而養濟院的孩子也接受國家統一培育津貼。

每個大明公民都可以領取,一直到三十歲為止,規定三級標準工資。

標準工資有二十級,以當年基準工資為基礎,每一級增幅50%,如今年大明的基準工資為1200元,三級標準工資就是4050元。

也就是說,你每個月啥也不幹,領4050大明寶鈔,等於崇幣,而崇明國人均工資才三四千。

當然,這筆錢看起來很高。

生活上也確實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壓力,但如果你要修仙的話……那是遠遠不夠的。

蘇彧是養濟院出身,當初修行是大家湊錢給他的,所以他固執的認為,不管有沒有天賦,家裡的“弟弟妹妹”都要修仙,所以學院裡發的丹藥和津貼,都被拿回去供弟弟妹妹修煉了。

澹臺泠說他為了省錢辟穀三百天,就是這個原因。

在皇家劍修學院的五年,他沒有吃過一顆丹藥。

劍修大多固執,不好勸,也沒法勸。

但事實就是如今的蘇彧一貧如洗,兜裡一毛錢都沒有,就連上次騙的一千補課費,也早就轉給阿清了。

要錢?呵,一分都沒有。

而可莉聽完蘇彧的話,激動的抓住他的手:“我還沒滿十四歲,您是錦衣衛的官員吧?求您了,幫我安排一個大明身份,我可以去養濟院,我保證以後聽您的話。”

一個人供五十多個孩子修仙,什麼家庭啊!

別說喊哥哥,喊爸爸都行!

蘇彧毫不留情的甩開可莉的手,冰冷說道:“別想了,戶口的事錦衣衛辦不了,你就算轉入大明國籍,也只能是藩民。”

大明除了核心的兩京十三省外,中南半島設安南都司、真臘都司、暹羅都司、緬甸都司。南洋設舊港宣慰司、呂宋宣慰司、浡泥宣慰司、新港宣慰司(夏威夷)。北邊有努爾幹都司、蒙古都司。西邊有西域都司、烏斯藏都司。

不同性質,不同義務和權利。

兩京十三省享受全國民待遇和義務。都司雖然改土歸流,一應官員歸朝廷調配,但採取民族自治,軍事完全控制。宣慰司只有駐軍,民事上朝廷只派遣總督和巡撫,為封疆大吏,軍事上宣慰司有自主份額的軍隊。

故而,兩京十三省戶口為公民,都司戶口為屬民,宣慰司戶口為藩民。

以養育津貼為例,公民是三級標準工資,屬民是二級,藩民是一級,但,非本國出生者不享有。也就是可莉移民過來,也是沒津貼的,只是她未來的孩子會有。

至於戶口更換,戶部考核就更嚴苛了。

倒不是大明故意搞三六九等,而是歷史功績不同,一視同仁,反而才不公平。

當然,教育是相同的。

大明上下,無論各籍,統一評分標準,只要考上了,你就能上,考不上,任你關係通天,你也進不去。

“藩民也行,能讀書能考試就行,留學標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總裁文裡當秘書[穿書]

賣花兒姑娘

總裁在真香的路上趕來

一年春天

穿越六零當知青,我家小院通香江

冒水指尖

返回1998

木子心

大明,長生以後

江天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