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頁,隔壁的小書生,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步融合:好一道冷拼盤呀!
當零嘴?當飯?都好。
空口吃大蘿蔔辛辣刺激,越吃越寡淡,吃太多還會有點燒心。可誰能想到只是調了一點雞蛋和麵糊,去油鍋裡煎熬一番,就會完成這樣驚人的蛻變呢?
蘿蔔特有的辛辣被最大程度中和,麵粉和雞蛋醇厚的香氣得以發揮……
所以說,要想一鳴驚人,總要吃點苦的吧!
此時若趕緊喝一勺小米粥呀,粥水的熱氣會進一步催發蘿蔔丸子的香味。
嗨,除了好吃,還能說什麼呢?
直接把丸子丟到粥碗裡也是可以的,原本乾乾淨淨的粥水錶面會立刻浮起幾點可愛的油花,亮晶晶黃澄澄,隨著筷子的攪動不斷遊曳,像調皮的小魚。
香醇的小米粥增添一點鹹味和葷腥,有種喝肉粥的錯覺,幸福感油然而生。
白星先就著炸丸子喝了一大碗小米粥,又去盛第二碗,這才開始吃鹹菜。
她自認不是個特別挑食的人,但今天的最愛卻唯有一種,自然也是花樣最新鮮的一種:
聽書生說這鹹菜原本叫辣疙瘩,南邊的人也叫大頭菜、芥菜頭,好像都是同一種東西,只不過吃法很有些區別。
辣疙瘩,顧名思義:口感辛辣,青白相間的表皮疙疙瘩瘩,是很常見的東西,便宜!
北地的人喜歡一口氣買許多,洗乾淨後用清水和鹽巴醃製,密封在大瓷壇裡,只要沒有雨水和其他不乾淨的東西跑進去,辣疙瘩就不會腐爛,足可以吃到來年。
就是這樣一碟不起眼的小鹹菜,也會是寒冬餐桌上不可忽視的靚麗風景線。
人們大多直接撈出來切絲吃,稍微講究一點的,還會切一點細蔥白,點幾滴香油涼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