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頁,隔壁的小書生,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回來啦!
「這是綠豆變的?」白星充滿驚異的問著。
就是那些乾巴巴圓溜溜的綠色小豆子?
「是呀。」孟陽點點頭,把豆芽毛茸茸的根尖兒剪掉,小心地捧到一個大籃子裡。
嫩生生的豆芽發得很好,潔白的長莖上頂著一顆橢圓的小腦袋,身姿窈窕纖細,宛如一位清麗美人。
它們飽含汁水,脆嫩如同一條條瑩白美玉,玉殼內注滿瓊漿,但凡手上的力氣大了一分,便會聽到咔嚓的脆響,令人心碎。
豆芽恐怕是最乾淨的蔬菜之一,不見光不見風不見土,根本沒什麼好洗的。孟陽將它們浸在水中輕巧地起伏几下,大量養分被掏空後軟化的綠豆殼就紛紛脫落,被大爪籬統一帶走了。
白星全神貫注地看著他的動作。
分明沒有什麼獨特的技巧,可就是覺得動人至極。
在寒冷的冬日,想吃一點純粹的鮮菜反倒是最難的事。因為驢肉火燒中就有大量的肉,所以孟陽打算炒一個素麵清清口。
若在沒有其他食物的時候,還可以來個肉絲炒麵呢,也非常美味。
炒麵,炒麵,自然是要先有面才能炒,他原本還想模仿著名山縣拉麵館的大師傅那樣做一盆拉麵,奈何也不知是本事不到家,還是面和得不對,麵團稍微扯兩下就斷裂了,活像小孩子玩的泥巴。
斷開的麵團粗的粗、細的細,雜亂無章地橫躺在面板上,許多參差的斷口就這麼大咧咧仰面朝天,彷彿是小怪獸裂開的嘴肆意嘲笑:
你不行的。
被廖雁瘋狂取笑之後,孟陽只好放棄,把麵團的殘骸重新聚攏到一起,開始老老實實的做手擀麵。
唉,當時看人家拉麵師傅做的挺輕鬆的呀……究竟是哪裡不對呢?
廖雁在旁邊一針見血道:「人家一輩子就靠那個吃飯,若人人一眼就學會,他們不如回家種地好了。」
話糙理不糙,孟陽恍然大悟,覺得他真是難得說句正經話。
麵條先在開水鍋中煮到半熟,撈起後過涼水:這樣一來可以防止麵條在炒制過程中黏連,二來也能讓口感更筋道,不容易斷。
豆芽和薑絲、香醋是絕配,孟陽先用一點油起鍋爆香,加入薑絲和嫩生生的豆芽大火翻炒,待稍微軟化之後微微點一點香醋,這會兒再放麵條。
清炒豆芽的時候味道寡淡的可怕,甚至還有一點令人難以接受的怪味,可只要加進去幾滴香醋啊!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那些嫩生生的豆芽竟出奇清新可人起來。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那豆芽呢?難道要靠醋裝嗎?孟陽一邊做飯,一邊胡思亂想,差點把自己逗笑了。
加入麵條後翻動要輕要快,還要稍微來一點點醬油,一來增香,二來提色。
北方人嘛,不管做什麼飯都喜歡擱一點醬油,這個習慣彷彿已經深入到骨髓裡了!
在做炒麵的過程中,孟陽已經燒熱另一口鍋。
他把白星帶回來的驢肉火燒都放到乾鍋裡文火烘烤,這樣做雖然有些麻煩,但卻能最大程度的還原香味和口感。
上籠屜蒸倒是快呢,可那樣做會讓原本酥脆的火燒外皮變成大饅頭,軟塌塌的,整體口感無疑大打折扣。
驢肉火燒差不多是和炒麵同時出鍋的,孟陽又從牆根兒下的泡菜罈子裡夾了一點酸蘿蔔泡菜和油燜辣椒小鹹菜。
兩道主食味道中正平和,來點有衝勁兒的小鹹菜最合適不過了。
夜幕降臨,三人挨挨擠擠蹲在灶臺前大快朵頤。
驢肉火燒外酥裡嫩,雖然不像其他肉火燒一樣肥嫩多汁,但自有一股獨特的風味在。
炒麵清爽而質樸,既能當飯,又能當菜,大口吃起來特別滿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