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貓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醫食無憂[穿越] 第148節,醫食無憂[穿越],青貓團,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火盆,以便隨手燒些衣布,他望著那躍躍火苗,不由發起怔來。
距離在京中發現疫病已經十日有餘,據石星的訪查,如今京城內外包括大慈悲寺當中,有此病狀的災民不在少數,且多是從滁南府及其周邊水患之地逃難而來的。有些人還未抵京就死在了路上,有些人攜帶著病逝者的遺物至京中,才感染疫氣而發病,許多醫館先時只做腹瀉診治,待意識到乃是疫氣作祟時,此病已經開始在城中蔓延了。
蘇亭寫好了方跟出來,見餘錦年杵在院中發呆,於是走上前將藥方交給他過目,小聲道:“師父,要不歇會兒罷,為這你已經好幾天沒睡過安穩覺了,這樣下去不行的。”
餘錦年低頭審過方子,心中一片慰藉,這蘇亭雖說讀書作文不成器,卻真真是個行醫的好苗子,當年白海棠時,他就一眼看出了自己的底方,如今更是才跟自己學了半年有餘,藥方就開得頗有些模樣……只是這時間還是太短了,若是能再長些,他即便是出去獨立行醫都不成問題。
取來筆,在方中某些藥味的用量上稍加改動,便交於下人去煎。周圍人行色匆匆,餘錦年嘆了口氣,問蘇亭:“你可知,此疫將要死多少人?”
蘇亭被問得一愣,他是第一次經此大疫,先前也只是在書上聽聞疫病之可怖,一時回答不上來。
餘錦年轉而問道:“小海棠可安置妥當了?”
蘇亭點了點頭:“依你所說,棠兒阿春他們和乳孃一起,皆由人護送去往西北塗城,那兒是乳孃的老家,雖說路途顛簸遙遠,但總比待在眼下京中妥當一些。”
餘錦年也稍微放心,解下了身上白衣和口罩,丟進火盆中,赤焰將白布一舔而盡。一個小廝匆慌跑來,引進一位著灰藍色製衣的小太監,遞他一份帖子,他困惑著接過來,蘇亭也湊上去瞧了幾眼,訝道:“文公請你去診病?”
餘錦年並不認得這人,但自蘇亭閃閃發光的雙目中便知此人不一般。果然蘇亭一臉崇敬道:“文公乃是天子太師,英採博覽,氣宇不凡,已先後輔佐三任君王,便是如今的閔相,當年也是文公門下的生徒。眼下雖說已因年事愈高而辭去了朝中之務,只擔個太師的虛銜,卻仍然備受天子倚重。”
那來傳信的小太監又說,此番乃是御醫司的陳大人舉薦。餘錦年使勁想了一想,才記起這位陳御醫,原是那時閔二公子在熱谷行宮受箭傷時的那位御醫先生。
餘錦年收了帖子,回頭向蘇亭等人稍作安排,便背上醫箱,跟著來請人的小太監一同去了文公府上。
路上與那伺候文公的小太監打聽許久,才大概明白是怎麼回事——原是文公家的小孫兒也得了吐瀉之症,據說之前已請過了京中數位名醫,但一直反覆遷延,不曾痊癒,如今已病了兩週有餘,眼下城中發了大疫,文家老主母極其疼愛孫兒,心中憂懼,恐自家孫兒得的也是疫病,特此前來求醫。
餘錦年尤為年輕,衣著矜貴,又由於酈國公世子的緣故有了些不太好聽的傳言,這些日子還因救治了大量災民而得了個善醫的名頭。京中不被其他醫館收留的傷患都知曉要去三餘樓求醫,更有人一進城便聽說了三餘樓的名號。是故他最近正是個風口浪尖上的人物,文公府上也有不少小廝婢女知曉他,瞧他進府來,紛紛交頭接耳,嘰嘰喳喳。
文公年紀頗大,瞧著已至花甲,兩鬢斑白,眉間額紋深皺,與一披錦穿繡的老婦人擁在榻前,小聲地安慰著床上的孫兒,想來就是文老夫人了。餘錦年走進去也不敢造次,規規矩矩行了禮,報上自家名諱,文公心下焦急,揮揮手免去那些虛禮,只叫他快些診病。
餘錦年洗過手,挽起袖子上前檢視。
文小公子約莫十歲上下,生得白胖,看得出是極受寵愛的,只是眼下深受病氣折磨,兩頰微紅,煩躁難安,一手按在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