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頁,桃之夭夭,星森,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哥,」她抬頭看了那些隨風飄遠的紙錢,遠處是茫茫林海,一望無際, 「你若是在天有靈,一定要保佑我, 保佑我早日查清真相, 保佑我去西北接你回家。」
林間寂靜,只聞山鳥歸林。
大梁送嫁的隊伍, 於十月抵達燕國都城。
路上的這些功夫, 元月晚已全然摸清楚了,那位倒黴的和親郡主,乃是先帝最不受寵的汝陽王所出,原本和家人好好地住在封地, 直到朝廷要遣嫁宗室女, 當今聖上苦無適齡女子,在朝臣的提醒下,才想起自己還有這麼一個侄女, 特意賜封瓊華郡主,遣嫁燕國。
據說汝陽王夫婦就這麼一個女兒,自然是不願意的,無奈聖旨已下,他們也沒得法子,只好將府中最信任的奴僕都給她帶上了。
聖上一看好嘛,自己還省了人了,那還得了?趕緊又叫內務府選了一批人,送去汝陽王府伺候。又命皇后按嫁公主的規制為這位倒黴的瓊華郡主備了嫁妝,畢竟是要嫁去燕國的,不能叫他們小看了去。
如此一來甚好,倒省了元月晚許多麻煩,不用貼□□,也省了陸凌好些事。
因為識字,元月晚沒做那最末等的掃灑宮女,她被劉姑姑——也就是極力留下她的那位掌事姑姑,安排去管理倒黴郡主的嫁妝行李。路上自然是不用管的,都裝箱由車子拉著呢,劉姑姑便抽空給她們這些新選進來的宮女傳授著宮廷的規矩。
元月晚本就在梁宮待了一段時日了,又自小學得禮儀,劉姑姑稍微一講,她就全知道了,可也要裝作一副求知若渴的神情來,也是很辛苦的。
好在劉姑姑自認是她慧眼識珠,才挑中了沈遙這麼個聰明伶俐的宮女來,很是得意,每每都要向周公公炫耀,她當初是如何得明智。
這一路上,元月晚也沒的機會見到那位瓊華郡主,更別提要與她親近,以便到時在燕國皇宮好探聽訊息。
欲速則不達,她這樣安慰了自己。來都來了,早晚她都會知道,這一切到底都是怎麼回事。
大梁遣嫁郡主,這在燕都也算是件熱鬧事了。燕帝派了使臣在邊境迎接,到了燕都,更是命太子出城,親自接親。
而倒黴瓊華郡主要嫁的,正是這位燕國太子,李洵。
只是,堂堂大梁郡主,卻做不得正妃,燕國太子早已立了太子妃,她嫁進東宮,也只能屈居側妃之位。
早在來時的路上,劉姑姑就很是不滿了。瓊華郡主是她看著長大的,原本想著汝陽王府雖然不受寵,可到底也是皇親貴胄,招一個青年才俊做東床快婿,怎麼也不會委屈了郡主。可哪成想,東床快婿沒盼來,她疼愛的小郡主,卻要背井離鄉,去做異國太子的側妃,這叫她如何不傷心?
好在燕帝先派使臣,再是太子親自來接,這才叫劉姑姑好受了些。只是她還沒好受上一會兒,就又給氣了個半死。
不為別的,只是那位燕國太子,將他們一行人全都送去了鴻臚寺專為外國來賓準備的驛館裡。
「真是豈有此理!」驛館小小的房間內,劉姑姑來回走動著,罵道,「我們是送郡主前來完婚的,依著禮節,今晚就該迎入東宮,以備明日大婚。現下這又是什麼意思?難不成要我們郡主從這裡出嫁嗎?哪朝哪代是這個規矩?這分明就是瞧不起咱們!」
難得周公公與她達成一致,也點頭稱是。只是他們如今遠離大梁,又是下人,只能仰仗同行的禮部尚書前去與燕國人交涉。
等了半日,禮部尚書垂頭喪氣歸來,不用問,也知道是毫無結果了。
劉姑姑嗐了一聲,思來想去,怎麼也要進去跟郡主討個說法了。
片刻之後,劉姑姑就出來了,臉色卻是更加難看。
周公公安慰了她:「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們的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