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節,力薦河山,退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顧澤列的案情進展,其餘事情無暇關心。
“要抓他的把柄,的確是不容易。”顧登恆不知該是欣慰還是心酸。見識到兒子的本事,卻是在這種事情上。
他說:“多年結黨營私,他在攬權上,真是比朕想象的要做得好。”
御史公等人自然是不敢接嘴。
顧登恆嘆道:“朕現在沒法幫你們了,只是多活一些時日,不要給你們添麻煩就好。”
御史公忙說:“陛下前往保重龍體,不要為瑣事憂慮。朝中並無大事,我等若有困惑,再來請您定奪。”
顧登恆淡淡嗯了一聲。
他自己也很困惑,找到定罪的證據,他應該高興還是不高興。對於這天下之主,他究竟應該選誰?
或許他可以選一個稍稍聽話,又有上進心的孩子。這樣即便他自己才學疏淺,可只要能做到聽忠言,選良才,就不會出現大錯。歷史上幼帝登基不就如此?
林卿忠心耿耿,能曉大局,即便新帝毫無根基,也會保他。
顧登恆此時有些慶幸。他朝中大臣雖然心有齟齬,卻也的確有不少真才實學之輩。只是御史公王聲遠等人是隨他操勞多年,把持朝堂半壁江山,如今呢?如今已經老了。不知往後還能撐上幾年?他必須考慮,越長遠越好。
每位帝王身邊,都該有一位自己信任且可擔重用的臣子才是。不單只是臣子,也該是朋友。
譬如杜陵……杜陵吶!
顧登恆抬手捂住額頭。
方拭非?
顧登恆腦海中忽然就跳出了這個名字。
顧澤長身邊似乎沒兩個好友,除了顧琰,就是他了。
他很好。
思緒飄遠,便開始不受控制地胡想,跟做夢一樣。
要是他姓顧……
顧登恆陡然一個激靈,被自己想法嚇到了。
真是老了,病得這樣糊塗。
顧登恆思及此處,神色黯然。
原先一直入不了他眼的老五,最後竟然會成為他最好的選擇。這是他年輕時萬萬沒有想過的事情。
可是他怕,人心是會變得呀。他會變,顧澤列會變,誰能知曉顧澤長知曉權力的好處後會不會變?他自己都不相信這個兒子,如何讓天下人去相信他?
御史公看他神色變化不定,怕是心思憂慮,根本放心不下朝堂諸事。
顧登恆也總算回神,想起他還在,低聲說:“今日先這樣吧,朕有點累了。”
御史公:“是。”
御史公退到門邊,小心抬起頭往裡窺覷。見顧登恆佝僂著背,一副老態,低頭用手摸著光滑的被面。臉上不由也是動容。
安靜離開,合上房門。
似乎是確認他已日薄西山,難再好轉,原先蟄伏的臣子,從沙地裡探出了自己的毒針。
他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強逼幾人將顧澤列放出御史臺,還他公道。
眾臣議論紛紛:“既無證據,如何能強行關押?三司會審數日,幾名官員毫無所謂,為何還不將人放出?”
御史公面色不變:“當日陛下下令,不止老夫一人聽見。何況三殿下私離揚州違抗聖令是切實罪證,何來毫無證據?本官亦是遵旨行事,奉命而為。”
“世間從無先定罪再查證的道理。三殿下賢德你我平日可見,如今陛下受奸人讒言,您身為御史臺長官,竟縱容而不加勸誡,實為失責。”
御史公冷靜辯駁:“三殿下幾次三番被陛下懲戒,罰至揚州亦不好好自省,擅離職守,私藏在京。換做個普通人身上,便是死罪。怎不見爾等勸誡殿下?要論失責,老夫萬比不過諸位。”
“陛下病重,三殿下回京探望父親,情有可原。他是為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