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節,力薦河山,退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有些冥思教信眾,對衙門處置表示不滿,認為他們扣下的罪責全是汙衊,聚在一起,一次次想要鬧事,反倒叫普通人越加不快。
什麼汙衊?劫持顧澤長可是他們親眼看見的!
為了警告這群不識時務的傢伙,衙門重新貼出一則公告。
屁事沒說,主旨內容概括出來,就是一句話。
——“衙門非常缺錢,你們好自為之。既然吃飽了撐著瞎鬧事,那你們還是餓著吧。”
然後將城門口發放的白粥數量直接減少了一半。
經查,有鬧事記錄的,或家中親屬、左右鄰里有鬧事記錄的,一律連坐不予發放。家中有壯年男女,又拒絕為朝廷做事幫忙的,不予發放。災情整頓中,不予配合士兵安排並干擾的,不予發放。領取白粥過程中不安分排隊的,不予發放。
另外,家中無壯年勞力的,有傷患老幼的,日常表現有功的,及時發現檢舉有功的,皆可優先分發。
這個威脅,就強有力了。畢竟大災過後,糧食的價格都翻了幾倍,許多人是根本不捨得吃米的。
利益當前,城內頓時安分了不少。
甜棗已經給完了,是時候應該展示一下鐵拳了。
方拭非將所有的公文送去給葉書良過目。葉書良並無疑義,頷首批示。同時將內容抄錄了一遍,編成公文後後送去京城,一律回稟。
冥思教在何山縣已成毒瘤,必須清除。慧通敢劫持皇子,百姓又敢攔路阻攔,單這兩條,無論死多少人,都是情有可原。
慧恩的事情中,又有些許疑點,不算大事。但再用懷柔,顯然不對,就乾脆嚴厲起來,一步到位。
顧澤長畢竟是五殿下,也是此次出使江南最重要的一人,功過都跟他相關。
他清醒後一直躺在床上,跟著侍衛打探外面的訊息。方拭非與葉書良商量妥當,便將結果去告知他。
顧澤長翻著她給出的提議,猶豫道:“這是不是太嚴厲一些?先前不還商量,不可輕舉妄動嗎?如今這般,不怕何山縣的百姓會有微詞嗎?”
“為何?他們有什麼底氣來埋怨?”方拭非說,“先前衙門對他們是客氣,客氣到他們完全不將律例放在眼裡。而且先前他們也沒犯這樣誅九族也不為過的大罪啊。”
顧澤長:“那慧恩的事情又怎麼辦?不要給他們一個解釋嗎?”
“為什麼要給他們一個解釋?”方拭非說,“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何山縣的百姓能被冥思教蠱惑,種種錯事,足以說明多有下愚之人,我們要廢多少功夫,才能跟他們解釋清楚?殿下,您看,朝廷沒釋出一則律例,他們都知道的清楚明白嗎?與他們無關的事情,他們其實並不想知道。”
“那、那……”顧澤長又翻開正頁看了一遍,“那,放糧一事呢?災後眾人生機困難,衙門暫時不缺銀子,為何要這樣大幅縮減他們的米粥?覺得衙門不好了呢?”
“殿下,民間有句話是這樣的,升米恩,石米仇,朝廷治民也是一樣。您對他們太好,他們會覺得是理所應當,更會覺得朝廷遊刃有餘,不缺銀子。朝廷的銀子是哪裡來的呢?還不都是百姓的稅賦上繳的嗎?那味道就變了。”方拭非說,“所謂衙門,所謂朝廷,原本該有所威嚴,方能震懾惡霸,叫秩序順興,百事暢達。先前的何山縣縣衙荒廢,形同虛設,可那是過去,而我等如今的做法,是完全符合大秦律例的。不是我們錯了,是它以前錯了。莫非他錯了,還要一直任由它錯下去嗎?”
“哦。”顧澤長低著頭,右手笨拙將紙對摺起來,末了問道:“我父親知道我受傷的事了嗎?”
“是。葉郎中信裡寫了。”方拭非安撫道,“此事您並無過錯,不必擔心。”
“無能就是過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