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9章 都中奇聞、利益羅網,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齊的腹心之地,本身就已經是捅破天的大事,而且算算時日,又恰好與九真郡變亂是差不多的時間,尤其那隻玄鳥又是往東飛去……再一琢磨近日忽然起勢的傳言,這分明就是有人想要置安豐侯於死地。
蒲喜見齊敬之似乎對此事極有興趣,當即喜滋滋地賣弄道:“對了,那處飛出了玄鳥的地窟中還留有一座石頭祭壇,祭壇上擺滿了青珪之玉,都用金色的布帛包著,一直鋪到了東面石階下。若不是鎮魔院的人馬來得及時,只怕那些青珪、金帛就要被圍觀的百姓哄搶一空了!”
黑小兒說起這事,臉上還露出可惜之色,明顯是在為自己沒能搶先到場而遺憾。
這下子就連驪山廣野都來了興趣。
他眉頭皺起,目露思索之意:“以青珪束帛為祭……鋪至祭壇東陛之下……這似乎是東夷祭祀高禖之神的規制啊。”
齊敬之不懂就問:“高禖之神是個什麼神靈?”
驪山廣野卻沒有回答,而是以目光示意兩個黑小兒,接下來又是它們沒資格聽聞的秘辛。
沒想到這一次蒲善和蒲喜都沒有動,甚至蒲喜還得意洋洋地嬉笑道:“好教驪山老爺得知,如今滿都城之人都知曉那處祭壇喚作高禖壇了,而且這名字正是出自渾天司魯公之口!”
“聽說朝堂上圍繞著國主明年要不要登壇祭祀高禖之神,諸位大老爺已經吵了好幾次了!”
聽到此處,饒是驪山廣野見多識廣、熟知朝政,也不免瞠目結舌:“什麼?朝堂諸公竟有人主張用東夷祭壇祭祀舊神?還為此吵了好幾次?”
見他這副模樣,齊敬之只好又問了一遍:“何謂高禖之神?”
驪山廣野回過神來,苦笑一聲:“說起來倒也沒什麼,此神乃是東夷之媒神,神職是管理婚姻和生育,是東夷諸王求子時所祀之神。”
作為一名頗為稱職的靈臺郎,又有古之彤魚氏傳承,驪山廣野果然知曉不少上古的秘辛和禁忌。
當下就聽他侃侃而談道:“所謂高禖壇,當立於都城之南郊,廣輪二十六尺、高九尺,鑿四方石階、圍三圈矮牆。”
“每歲仲春之月,玄鳥至之日,王者親帥六宮,祀太昊於壇,以少昊配,而祀高禖之神以祈子。具體的規制是:太昊位北朝南,少昊位東朝西,禖神位於東陛之南而面朝西方。禮用青珪束帛,共用一太牢祀之。”
齊敬之算是聽明白了,合著這所謂的高禖壇並非只祭祀高禖之神,而是特地在春日玄鳥飛來之時祭祀太昊和少昊,對禖神的祭祀反倒像是捎帶腳的,也就難怪驪山廣野聽說朝堂上的爭論之後會是那般反應了。
於是,當驪山廣野肅容正色、詢問究竟時,更為穩重的蒲善便開口答道:“談論此事雖有些犯忌諱,但說與驪山老爺聽卻是無妨,只因第一個向國主建言祭祀高禖之神的正是魯公!”
“他老人家的意思是,那處高禖壇太過靠近天齊淵,干係甚大、不可輕動。然而與其耗費無數心力封印看管,還要時刻為之提心吊膽,倒不如效仿武成聖王並大齊先王故智,盡廢東夷之祀,重新敕封一尊大齊禖神,徹底將東夷舊神取而代之。”
齊敬之聽了不由點頭,這種做法確實與他從前聽聞過的武成聖王封神之道相合。
八主之神的體系中並非只有八尊神只,那尊雄踞東海的司秋之神可不正是四時主的座下屬神?如今再加入一尊禖神,確實是先王故智、無甚稀奇。
反倒是蒲善這個小精怪竟能將渾天司司正的主張講得如此清楚分明,蒲氏酒肆背後的那位東主多半是個手眼通天的人物。
“魯公的建言麼……那反對魯公的人又是什麼說法?”
驪山廣野追問了一句,只是立刻又擺了擺手:“嘿,其實猜也猜得出來。魯公的意思明顯是要虛封一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