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1章 老城隍細細分說,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斷的雷霆手段,絕非蠅營狗苟、貪慕名利之輩。若非如此,晚輩也不會答應入鉤陳院,做這個騶吾軍都督府的營尉。”

聽到“招魂渡亡”四個字時,於終南的目光就是一凝。

雖說祂察言觀色,見齊敬之說這番話時似乎全然出自真心,話裡話外並無旁的意思,但原本頗顯鬆弛的神情卻也不可避免地再次鄭重起來,才松的一口氣明顯又憋回去了。

待得齊敬之言罷,這位老城隍略作沉默,忽地呵呵一笑:“琅琊君風采,當真令老夫神往。這騶吾軍的名字取得也好……騶吾者,不殺之仁獸也,國主和琅琊君有此胸懷和仁心,實乃大齊之福。”

齊敬之聞言見狀,這才後知後覺,意識到琅琊君招魂渡亡之舉難免犯了陰司忌諱,今後還是不要在鬼神們面前提及為好,否則多少有挑釁之嫌。

於終南自然不知少年心裡正轉著何等念頭,轉而看向般般,感慨道:“這麼一想,麒麟亦是王者仁獸……古籍有載,麟之青曰聳孤、赤曰炎駒、白曰素冥、黑曰角端、黃曰麒麐。若是此次進獻之功由齊小友得了,指不定將來鉤陳院就要再多一個素冥軍都督府,豈不也是一樁美談?”

這番話說得倒也真心實意,也許在這位老城隍看來,若是鉤陳院六軍皆以騶吾、麒麟等仁獸為名,多存顧忌、少造殺孽,無疑是一件好事。

齊敬之聽在耳中,心裡卻不免泛起一絲古怪。

若是今日琅琊君在此,哪還用得著搞什麼進獻,般般立刻就要歸了鉤陳院,組建所謂素冥軍都督府更是那位君上一句話的事。至於什麼仁心不仁心的,琅琊君處決丁承禮和虎君道人那兩位第四境大修士時,可是連眼睛都沒眨一下。

當下齊敬之便笑道:“一個月前,晚輩與琅琊君相逢於東海,得授小小的正七品營尉之職,至今連國都鉤陳院的大門朝哪兒開都不知曉,國主和琅琊君如何行事更非我可知,倒是老大人似是對鎮魔院頗為熟悉,晚輩先前只是從孟夫子處聽說了三司一殿的名頭,其餘知之甚少,不知老大人能否分說一二?”

於終南點點頭,朝立在階下的屬神們吩咐道:“孟回留下,爾等各歸其位。”

待一眾鬼神應諾而退,祂方才捻鬚而笑:“老夫一介陰神,本不該對鎮魔院妄加議論,只是小友下一步肯定是要前往國都的,若是什麼都不清楚,確實頗有妨礙。老夫今日索性狂妄一回,試著為小友解說一二。”

“說起鎮魔院,這個衙門並無主官,下設的三司一殿相對獨立,各自聽命於國主,便是七政閣諸公亦是無權置喙。”

“三司一殿名義上以渾天監察司為首,司正魯公之下有司副和春、夏、中、秋、冬這五位官正為輔,掌推曆法、定四時。五官正之下又有具體做事的靈臺郎、保章、挈壺、監侯、司歷、漏刻博士、司晨等官佐,其中靈臺郎最是清貴,也最有前途。”

“這些官員皆為子孫世業,非有國主特旨,不得改遷他官,不得升調、致仕,如有缺員,由本司逐級遞補。因為這個緣故,渾天司向來為魯氏、驪氏等世族把持。此外坊間傳言,有些個被招安的所謂天主、日主、月主血脈,也會被安置在渾天司中,至於是不是確有其事,那就非老夫可知了。”

於終南說著,若不經意地掃了一眼身前這間月母神廟的大殿,繼續道:“再說蚩尤司,如今的司正為冀公,出身於渤海冀氏。他家亦是姜姓,源自上古時九黎部所居的冀地,乃是以地為氏。”

“蚩尤司下設鑾儀、兵杖、靈藥三監,鑾儀監和靈藥監各有監正一人、監副兩人,兵杖監則無監正、監副,而是設有大火令、鶉火令、西火令、北火令和中火令,各自掌握部分權柄。”

“顧名思義,鑾儀監掌管國主車駕儀仗,兵杖監擅長冶鐵鍛兵,靈藥監善於種植靈草寶藥。蚩尤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俠骨槍魂江湖路

洛驚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