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章 桓王舊宮、同病相憐,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忙好奇問道:“鉤陳院的官衙定在了何處?”

誰知稷野恍若未聞,竟然看也沒看這廝一眼,只是神情恭敬地望著齊敬之。

驪山廣野登時氣了個半死,嘟囔道:“狗屁的古門之精、見人則拜,原來也是看人下菜碟,還真是盡信書不如無書!”

直到鉤陳院的少年營尉也開口問了一句,稷野才答道:“鉤陳院的官衙選在了桓王臺。”

“桓王臺?”驪山廣野忍不住驚撥出聲。

不等齊敬之發問,他便開口為便宜世兄解惑:“那是位於宮城西北角的一處高臺,乃是桓王時所建,極為高聳寬大,臺上甚至有一座名為壽宮的大殿,用以怡神祈壽,時人贊之曰: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還真別說,驪山廣野對桓王的事蹟當真是如數家珍。

就聽他繼續道:“只可惜桓王祈壽不成,反而崩逝於壽宮之中,於是桓王臺連同周邊的那片宮室都被棄置不用,如今早已是破敗不堪,於是今人有詩曰:臺上壽宮閉日月,臺下荒草橫古今……嗯,唯一的好處就是地方夠大,足可建衙屯兵。”

齊敬之點點頭,又向侏儒老頭稷野問道:“那私事呢?先說好,我未必會答應。”

“這是自然,小老兒絕不敢讓營尉為難。”

稷野連忙又是伏身一拜,而且這回連它肩頭的大耗子也跳到了地上,舉著爪子連連作揖。

侏儒老頭直起身,指著大耗子道:“這件私事其實是它想要懇求營尉,只可惜口不能言,只好由小老兒代為呈稟。”

“原本稷門附近孕育的城牆之精共有兩隻,大郎是兄長,下頭還有個二弟。當年朝廷開拓北邊時,它那個才開了靈智、卻不曾化形的二弟被橫野侯帶走,放在禁水關北甕城門樓的後簷臺上,做了那禁水關的定城磚。”

“後來橫野侯兵敗身死、禁水關隨之失陷,兵荒馬亂之中,卻是無人顧得上二郎。如今十幾年過去,那小可憐依舊是杳無音信、生死不知,偏偏我和大郎都無法離城而走,只能歲歲嘆息憂心……”

齊敬之聞言怔住,再看地上那隻大耗子時,竟是頗有些同病相憐。

稷野一直在小心觀察少年的神色,見狀精神一振:“小老兒私下打聽,朝廷似有再次北征之意,而鉤陳院新立,正是建功逞威之時,據說大司馬也有意揀選麾下虎賁,前往禁水關蕩除屍氣、誅滅妖邪,故而……故而……”

聽到這裡,齊敬之哪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當即看向大耗子:“故而若是我有機會前往禁水關,就幫忙尋找你家二郎的下落?”

大耗子立刻人立而起,吱吱吱地叫了幾聲,明顯很是激動。

侏儒老頭連忙摸了摸它的腦袋以作安撫,旋即恭聲應道:“不敢拿什麼‘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的話來為難校尉,只是萬一叨天之幸,能得一個準信兒,我等感激不盡!”

齊敬之毫不猶豫地點點頭:“這件事我應下了!”

兩個精怪聞言大喜,赤紅色的大耗子立刻張開嘴,吐出了一隻黃色的小雀。

這隻黃雀竟然還是活的,口中啾啾叫著,被大耗子的爪子緊緊扣住,恭敬舉在頭頂。

依舊是侏儒老頭替大耗子開口:“我等沒什麼好東西可以答謝,這是今夏八月從東南方吹來的一道長風,被大郎鎮壓在城頭,化成了黃雀之形,勉強算是風中的精華,萬望營尉莫要嫌棄。”

“黃雀風?”

驪山廣野登時看直了眼:“《風土記》曰:六月,東南長風,俗名黃雀風,時海魚化為黃雀,因為名也。《臨海異物志》亦云:黃雀魚,常以八月化為黃雀,到十月入海為魚。”

這個即將辭官的靈臺郎明顯是見獵心喜了:“這隻黃雀能從大齊東南大海中一路化風飛到王都,絕非俗品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俠骨槍魂江湖路

洛驚弦